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裝置,杠桿OB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A∶AB=1∶2。當在杠桿A點掛一質量為300kg的物體甲時,小明通過細繩對動滑輪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1,杠桿B端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為T1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對地面的壓力為N1;在物體甲下方加掛質量為60kg的物體乙時,小明通過細繩對動滑輪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2,杠桿B點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為T2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對地面的壓力為N2。已知N1∶N2=3∶1,小明受到的重力為600N,杠桿OB及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滑輪軸間摩擦忽略不計,取g =10N/kg。求:

          (1)拉力T1;

          (2)動滑輪的重力G。

           

          【答案】

          (1)拉力T1為1000N;(2)動滑輪的重力為100N.

          【解析】

          試題分析:(1)以杠桿為研究對象,畫出受力分析圖1,則有G×OA=T1×OB、(G+G)×OA=T2×OB,綜合后即可求得答案.

          (2)分別以動滑輪和人為研究對象,畫出對應的受力分析圖,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求解.

          解:(1)對杠桿進行受力分析如圖1甲、乙所示: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G×OA=T1×OB

          (G+G)×OA=T2×OB

          ∵OA:AB=1:2

          ∴OA:OB=1:3

          則:G=mg=300kg×10N/kg=3000N.

          T1==×3000N=1000N.

          (2)以動滑輪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2甲、乙所示

          因動滑輪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

          T1=G+2F1,T2=G+2F2

          又T1=T1,T2=T2

          所以:F1===500N﹣G;

          F2===600N﹣G;

          以人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3甲、乙所示.

          人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有:

          F1+N1=G,F2+N2=(500N﹣G)G

          因為F1=F1,F2=F2,N1=N1,N2=N2,

          且G=600N

          所以:N1=G﹣F1=600N﹣(500N﹣G)=100N+G;

          N2=G﹣F2=600N﹣(600N﹣G)=G;

          又因為N1:N2=3:1

          ==,

          解之:G=100N.

          答:(1)拉力T1為1000N;

          (2)動滑輪的重力為100N.

          考點:此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平衡條件;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

          點評:此題涉及到的知識點不是很多,但是難度較大,畫出受力分析圖解答比較容易理解,另外,還需要列方程并求解,因此解答此題還要要求學生應具備一定的學科綜合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平谷區(qū)二模)如圖所示裝置,杠桿OB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A:AB=1:2.當在杠桿A點掛一質量為300kg的物體甲時,小明通過細繩對動滑輪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1,杠桿B端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為T1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對地面的壓力為N1;在物體甲下方加掛質量為60kg的物體乙時,小明通過細繩對動滑輪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2,杠桿B點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為T2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對地面的壓力為N2.已知N1:N2=3:1,小明受到的重力為600N,杠桿OB及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滑輪軸間摩擦忽略不計,取g=10N/kg.求:
          (1)拉力T1;
          (2)動滑輪的重力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通州區(qū)二模)如圖所示裝置,杠桿OB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A:OB=1:3.當在杠桿A處掛一質量為300kg的物體甲時,小明通過細繩對動滑輪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1,杠桿B端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為T1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對地面的壓力為N1;在物體甲下方加掛質量為60kg的物體乙時,小明通過細繩對動滑輪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2,杠桿B端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為T2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對地面的壓力為N2.已知N1:N2=3:1,小明受到的重力為600N,杠桿OB及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滑輪軸間摩擦忽略不計,g取10N/kg.求:
          (1)拉力T1
          (2)動滑輪的重力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裝置中,O為輕質杠桿AB的支點,AO:OB=3:2,A端用細繩連接一個質量為3kg放在水面地面上的物體N,B端用細繩懸掛一質量為2kg的物體M,物體M有3/5的體積露出水面,此時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物體M的體積為500cm3.g取10N/kg,繩子的質量忽略不計.求:地面對物體N的支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
          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點,在A點用輕繩懸掛總重為G的鉤碼,在B點用輕繩豎直懸掛一個彈簧測力計,使杠桿保持水平; 
          ②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緩慢勻速上升(保持O點位置不變),在此過  程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F,利用刻度尺分別測出A、B兩點上升的高度為h1、h2
          回答下列問題:
          (1)杠桿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為η=
           
          .(用已知或測量物理量符號表示)
          (2)本次實驗中,若提升的鉤碼重一定,請說出提高該杠桿機械效率的一種方法
           

          (3)若只將鉤碼的懸掛點由A移至C,O、B位置不變,仍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則杠桿的機械效率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