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實驗小組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用干濕計在某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別測量裸地、草地、灌木叢的濕度,每地測三個點,并求出平均值作為每次測量的數(shù)值記錄在下表中.
時間 地點 |
早晨 |
中午 |
傍晚 |
裸地 |
68% |
18.5% |
45% |
草地 |
73% |
38% |
51.3% |
灌木叢 |
81.3% |
45% |
65.3%(1)為什么每個環(huán)境要測三個點并求出平均值作為每次測量的數(shù)值? 減少誤差,避免偶然性發(fā)生 減少誤差,避免偶然性發(fā)生 . (2)如果實驗當天有霧,能得出準確結論嗎?不能 不能 ;請你說明理由:有霧濕度大,影響實驗準確性 有霧濕度大,影響實驗準確性 .
分析:此題是以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實驗為知識背景,考查學生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能力,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歸納能力.解答從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等方面來切入. 解答:(1)在科學研究過程中記錄數(shù)據(jù)時,每次應多記錄幾組數(shù)據(jù),算出其平均值作為一次測量的數(shù)值是為了減少誤差.因此每個環(huán)境要測三個點并求出平均值作為每次測量的數(shù)值是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誤差,為了提高實驗的準確性. (2)如果實驗當天有霧,空氣的濕度本來就會很高,會影響草的蒸騰作用,使測定的結果不準確,故不能能得出準確結論. 故答案為:(1)減少誤差,避免偶然性發(fā)生; (2)不能;有霧濕度大,影響實驗準確性.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蒸騰作用的意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1?雞西)分析下面實驗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 維生素C的水溶液能夠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某生物實驗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不同蔬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分別把黃瓜汁、青椒汁、芹菜汁和菠菜汁滴加在相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中,直至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為止.滴加的滴數(shù)分別是15、7、16和12. (1)請判斷維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B B A.黃瓜 B.青椒 C.芹菜 D.菠菜 (2)若人體缺乏維生素C,會患 壞血病 壞血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種子的萌發(fā)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如表是某生物興趣小組探究“光對萵苣種子萌發(fā)的影響”的實驗設計.
相同花盆 |
大小形狀相似的萵苣種子 |
光照條件 |
溫度條件 |
水分條件 |
1號 |
100粒 |
光照 |
20℃ |
適量 |
2號 |
100粒 |
暗室 |
20℃ |
較少(1)該小組研究的問題是 ? (2)該小組做出的假設是 . (3)該小組的實驗設計中存在不合理之處,應該怎樣修改? . (4)經(jīng)過修改后,該實驗的變量應該是 . (5)如果每組只用1粒種子做實驗行嗎?為什么? . (6)統(tǒng)計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1號花盆的萵苣種子發(fā)芽率高達92%,而2號花盆的萵苣種子卻沒有發(fā)芽.經(jīng)過幾次重復試驗,都得到類似的結果.根據(jù)實驗結果,該興趣小組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漳州立人學校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某生物實驗小組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用干濕計在某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別測量裸地、草地、灌木叢的濕度,每地測三個點,并求出平均值作為每次測量的數(shù)值記錄在下表中。
時間 地點
| 早晨
| 中午
| 傍晚
| 裸地
| 68%
| 18.5%
| 45%
| 草地
| 73%
| 38%
| 51.3%
| 灌木叢
| 81.3%
| 45%
| 65.3%
|
(1)為什么每個環(huán)境要測三個點并求出平均值作為每次測量的數(shù)值? 。 (2)如果實驗當天有霧,能得出準確結論嗎? ;請你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4屆福建漳州立人學校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某生物實驗小組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用干濕計在某一天的早晨、中午、傍晚分別測量裸地、草地、灌木叢的濕度,每地測三個點,并求出平均值作為每次測量的數(shù)值記錄在下表中。
時間
地點
|
早晨
|
中午
|
傍晚
|
裸地
|
68%
|
18.5%
|
45%
|
草地
|
73%
|
38%
|
51.3%
|
灌木叢
|
81.3%
|
45%
|
65.3%
|
(1)為什么每個環(huán)境要測三個點并求出平均值作為每次測量的數(shù)值?
。
(2)如果實驗當天有霧,能得出準確結論嗎? ;請你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