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1)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結構簡單,體壁由內胚層、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體內由消化腔,消化腔與口相通,食物由口進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內消化和吸收;有口無肛門,消化后的食物殘渣仍然由口排出.
(2)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如:剛出生的嬰兒會吃奶;出生的袋鼠爬到育兒袋;蜘蛛結網等都屬于先天性行為;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如: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摘取食物等.
(3)昆蟲的身體分為 頭、胸、腹三部分,頭部為感覺和攝食中心,胸部是由翅和足為運動中心,而腹部為聽覺、呼吸和生殖中心.
(4)菌落是指一個細菌或真菌在適宜的培養(yǎng)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細菌或真菌集團);細菌菌落特征:菌落較小,形狀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較大、菌絲細長,菌落疏松,呈絨毛狀、蜘蛛網狀、棉絮狀,無固定大小,多有光澤,不易挑,有時還呈現(xiàn)紅色、褐色、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的顏色(孢子的顏色).
(5)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骨骼肌包括中間較粗的肌腹和兩端較細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肌腱繞過關節(jié)連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駿馬奔馳.雄鷹展翅這一個個動作都需要. 可見,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有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xié)調作用,才能完成.
(6)細菌是靠分裂進行生殖的,也就是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細菌的分裂生殖的計算方法為:2
n(n代表繁殖次數(shù)).假設手上有100個細菌,每30分鐘繁殖一次,4小時就繁殖8次,即計算結果為:100×2
8═25600.
(7)根據(jù)細菌的不同形態(tài),細菌可以分為球菌、桿菌、螺旋菌三種類型.

(8)地衣是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藻類通過光合作用 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分解有機物,產生水、無機鹽、二氧化碳,被藻類吸收,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二者生活在一起,對彼此都有利,一旦分開,都不能很好的生活.這種營養(yǎng)方式叫共生.
故答案為:(1)肛門;腔腸動物;(2)學習行為;(3)頭;胸;(4)菌落;(5)關節(jié);骨骼。唬6)100個×2
8;(7)球;桿;(8)藻類;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