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日本曾向美國借了331公斤武器級钚,至今賴著不還.钚除用于核電外,還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現(xiàn)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貯存國.钚元素的有關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钚原子中有94個中子
          B.钚原子核外有150個電子
          C.钚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4g
          D.钚是金屬元素

          【答案】D
          【解析】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shù)字為94,表示原子序數(shù)為94;根據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則該元素的質子數(shù)為94;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4;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钚的中子數(shù)=244﹣94=150,故選項說法錯誤.
          B.因為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由題意钚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94,故其核外電子數(shù)為94,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4,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钚,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為氯化鈉、碳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1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g;
          (2)3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碳酸鈉的溶解度(填寫“>”、“<”或“=”);
          (3)將碳酸鈉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有、(至少填兩種).
          (4)如圖2所示,20℃時,將盛有飽和碳酸鈉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質后,試管中有晶體析出.加入的物質可能是(填字母序號).
          A.氫氧化鈉
          B.氯化鈉
          C.硝酸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主要操作:a、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 b、熄滅酒精燈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d、裝藥 e、用排水法收集氣體 f、撤出導氣管.g.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其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gcdaebf
          B.cdgaefb
          C.adcgefb
          D.dcgea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其中,右側為可以自由移動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實驗過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氣,使右側活塞移至刻度5處,檢查裝置氣密性;然后,在密閉的玻璃管內鋪上足量紅磷(右側活塞位置依然在刻度5處),點燃酒精燈,觀察到紅磷燃燒后熄滅酒精燈,活塞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最后停止.

          (1)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先將活塞拉至刻度6處,放手后,若觀察到 . 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反之,則說明裝置氣密性不好.
          (2)紅磷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3)能證明“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 ”的實驗現(xiàn)象是
          (4)活塞先向右移動的原因是
          (5)實驗過程中,影響密閉容器中氣體壓強的因素有 (填序號).
          A.密閉容器的容積
          B.溫度
          C.氣體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8世紀末,人們就開始了對水的組成的研究.
          (1)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氣”(氫氣)和空氣混合后盛在干燥、潔凈的玻璃瓶中,當用電火花點火時發(fā)出震耳的爆鳴聲,且玻璃瓶內壁上出現(xiàn)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許用純氧代替空氣進行上述實驗,確認所得液滴是水,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2)基于卡文迪許實驗,可得出的關于水的組成的結論是
          (3)后來,科學家進一步利用電解水實驗(如圖所示)證明水的組成,實驗中得到氧氣的試管是(填“1”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空氣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B.餅干在空氣中變軟是因為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C.稀有氣體通電發(fā)光是化學變化
          D.空氣中的氧氣主要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微粒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
          (1)今年我國要求“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非吸煙者往往因別人吸煙而造成被動吸煙。
          (2)夏天鋼軌間的縫隙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學生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圖,試回答以下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
          ab
          (2)指出裝置中的有多處錯誤,請至少寫出一種:
          (3)由于通常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可用收集;由于氧氣 , 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A.鐵生銹
          B.釀酒
          C.蠟燭燃燒
          D.食物腐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