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08?撫州)請你根據(jù)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a______,b______
          (2)對于標簽已經脫落的兩瓶試劑(1、2),小王直接把兩個標簽(3、4)分別正確貼好了,他是把標簽3貼在______上(填“1”或“2”);
          (3)用D裝置收集某種氣體時,如何判斷氣體已收集滿:______;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可以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若要驗證它,還缺少的一種試劑是______.
          (5)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其水溶液稱為氨水.某課外興趣小組同學用加熱氯化銨和消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他們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若選用G裝置收集氨氣,應從______(選填“c”或“d”)通入.
          【答案】分析:(1)根據(jù)裝置圖,辨別常見的儀器,并正確寫出儀器的名稱;
          (2)石灰石為塊狀固體,而鹽酸則為液體;根據(jù)藥品的狀態(tài)可以區(qū)分出兩瓶內所保存的藥品;
          (3)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當氣體收集滿時,會觀察到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4)裝置A、B適用于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制取氣體類反應的發(fā)生裝置,裝置C為用于固體加熱類反應的發(fā)生裝置;裝置D為排水法收集氣體,適用于不溶于水的氣體的收集;裝置E為向上排氣法收集裝置,用于密度大于空氣的氣體的收集;裝置F為向下排氣法收集裝置,用于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的收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需要把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為二氧化碳;
          (5)分析所給信息中制取氨氣的反應原理,判斷反應所使用藥品的狀態(tài)和反應所需要的條件,對反應的發(fā)生裝置進行選擇;氨氣密度小于空氣應采取向下排氣法進行收集.
          解答:解:(1)儀器a為向裝置內加入液體藥品的長頸漏斗;儀器b用于加熱的酒精燈;
          故答案為:長頸漏斗;酒精燈;
          (2)標簽3為石灰石的標簽,而瓶1內盛放的為固體、瓶2內盛放的為液體;因此可判斷瓶1內為石灰石,標簽3應貼在此試劑瓶上;
          故答案為:1;
          (3)當觀察到集氣瓶內水全部排完時,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說明氣體已經收集滿;
          故答案為:當氣泡往外冒時即可證明氣體已集滿;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塊狀固體石灰石和液體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屬于固體與液體常溫下發(fā)生反應制取氣體類型,應選的發(fā)生裝置為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于水,因此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裝置E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需要把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而圖示中沒有澄清石灰水;
          故答案為:A或B;E;石灰水;
          (5)加熱氯化銨和消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可選擇裝置C作為反應的發(fā)生裝置;由于氨氣密度小于空氣,使用排氣法收集時應采取向下排空氣的方法,氣體從裝置G的d導管通入時,瓶內空氣從位于下部的導管c排出,此方法為向下排氣法;
          故答案為:C;d.
          點評: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可分為固體與液體常溫下反應型和固體加熱型兩種;收集氣體可分為向上排空氣、向下排空氣和排水法三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8年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8?撫州)某校研究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下列實驗:
          【步驟1】用5個規(guī)格相同的塑料礦泉水瓶分別收集1瓶空氣、1瓶CO2以及3瓶空氣和CO2的混合氣體(CO2含量分別為10%、20%、30%),并用帶溫度計的膠塞塞緊瓶口;
          【步驟2】把上述裝有氣體的礦泉水瓶放到白熾燈下照射,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右表所示.請分析右表,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min
          溫度/℃
          CO2含量
          起始12345
          全部空氣23.023.323.924.625.025.5
          10%23.023.524.225.026.027.0
          20%23.024.024.525.626.527.5
          30%23.024.525.026.227.529.0
          100%23.030.033.035.637.039.5
          (1)本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
          (2)根據(jù)本次活動的研究目的,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有:______.
          (3)根據(jù)本次活動的上述數(shù)據(jù)推測,在相同條件下,當CO2含量為25%時,溫度達到25.4℃需要的時間范圍為______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8年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8?撫州)從2008年1月下旬開始,全國許多地區(qū)出現(xiàn)了歷史罕見的持續(xù)冰凍雨雪天氣,為疏通交通,采用了在交通要道上鋪撒“氯鹽融雪劑”的方法.為了解“氯鹽融雪劑”融雪的原理,小紅同學查閱到以下資料.請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氯鹽融雪劑”一般是以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物質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
          材料二:在通常情況下,純水的冰點為0℃;20%的氯化鈉溶液的冰點為-10℃;35%的氯化鈉溶液的冰點是-19℃.
          (1)鋪撒“融雪劑”可快速融雪的原因是 ______;
          空氣中的液態(tài)水變成雪花,其分子間間隔變 ______;
          (2)在缺水地區(qū),融化的雪是品質很好的淡水資源,但其中常含有一些雜質.若要將其凈化成生活用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答出兩種即可)
          (3)“氯鹽融雪劑”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與融雪效果的關系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8年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中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8?撫州)下圖是我國北方某市科研所經過多年的連續(xù)觀察和對所收集的歷史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繪制的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變化趨勢圖.

          (1)造成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2)你認為一般在每年的四季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季;
          (3)由于燃料不充分燃燒易產生污染物并浪費能源.為達到節(jié)約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目的,請你寫出促進可燃物完全燃燒的一種方法.
          (4)為了降低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中科院研制出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這種塑料屬于(選填“復合材料”、“合成材料”、“金屬材料”、“天然材料”),不會產生一般塑料可能造成的“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年江西省中考化學試卷(樣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8?撫州)某校研究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下列實驗:
          【步驟1】用5個規(guī)格相同的塑料礦泉水瓶分別收集1瓶空氣、1瓶CO2以及3瓶空氣和CO2的混合氣體(CO2含量分別為10%、20%、30%),并用帶溫度計的膠塞塞緊瓶口;
          【步驟2】把上述裝有氣體的礦泉水瓶放到白熾燈下照射,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右表所示.請分析右表,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min
          溫度/℃
          CO2含量
          起始12345
          全部空氣23.023.323.924.625.025.5
          10%23.023.524.225.026.027.0
          20%23.024.024.525.626.527.5
          30%23.024.525.026.227.529.0
          100%23.030.033.035.637.039.5
          (1)本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
          (2)根據(jù)本次活動的研究目的,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有:______.
          (3)根據(jù)本次活動的上述數(shù)據(jù)推測,在相同條件下,當CO2含量為25%時,溫度達到25.4℃需要的時間范圍為______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