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為了測定某銅鋅合金的組成,某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利用該合金粉末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得相關的實驗數(shù)據記錄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質量/g    10    10    20
          所用稀硫酸的質量/g    50    80    50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2    0.2    0.2
          (1)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從上表數(shù)據分析,當所取合金與所用稀硫酸的質量比為________時,表明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提示:銅與稀硫酸不反應)
          (3)試計算該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
          (4)計算當所用合金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解:(1)Zn+H2SO4→ZnSO4+H2↑;
          (2)由于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取合金與所用稀硫酸分別為10g,50g,故其質量比為1:5;
          故答案為:1:5.
          (3)設合金中鋅的質量為x,生成硫酸鋅質量為y.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x y 0.2g
          ∴x:65=0.2g:2,
          解之得:x=6.5g,
          該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65%;
          (4)y:161=0.2g:2,
          解之得:y=16.1g,
          所得溶液中ZnSO4的質量分數(shù):×100%=28.6%.
          答:(3)該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為65%;
          (4)所得溶液中ZnSO4的質量分數(shù)為28.6%.
          分析:(1)由于銅與稀硫酸不反應,故銅鋅合金與稀硫酸的反應,為鋅與稀硫酸的反應,可直接寫出反應方程式;
          (2)從三次實驗數(shù)據可知,第一、第二次反應中稀硫酸過量,第三次反應中鋅過量,又因為第三次反應中硫酸產生的氫氣恰好為0.2g,所以第一次反應中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從而得出它們的質量比.
          (3)根據第一次實驗產生氫氣的質量和其所取用的稀硫酸與合金樣品的質量,可求出合金中鋅的質量;
          (4)根據(3)中化學方程式的比例關系,求出溶質的質量,及溶液的總量,代入公式可以求出恰好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點評:本題是借助于數(shù)學模型,利用圖表的方式來分析和解決化學計算中的有關問題,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識圖能力和數(shù)據分析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測定某銅鋅合金的組成,王華稱取10g該合金粉末,在粉末中連續(xù)三次加入稀鹽酸反應.每加一次鹽酸,王華記錄所得氣體的質量,測得實驗數(shù)據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連續(xù)加入鹽酸的體積(ml) 10 10 10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08 0.08 0.04
          求出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測定某銅鋅合金的組成,某;瘜W課外活動小組利用該合金粉末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得相關的實驗數(shù)據記錄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質量/g         10        10         20
          所用稀硫酸的質量/g         50        80         50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2        0.2         0.2
          (1)試計算該銅鋅合金中含鋅的質量分數(shù).
          (2)所用合金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浦口區(qū)一模)Cu與Zn的合金稱為黃銅,有優(yōu)良的導熱性和耐腐蝕性,可用作各種儀器零件.
          (1)不法分子常用黃銅制成金光閃閃的“假元寶”蒙騙人們.下列鑒別方法中錯誤的是(
          A
          A
           。
          A.看顏色               B.測密度
          C.加硝酸銀溶液         D.加鹽酸
          (2)為了測定某銅鋅合金的組成,;瘜W課外活動小組利用該合金粉末與稀硫酸反應,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連接好裝置,從漏斗注水,量氣管兩邊形成高度差,做好標記,一段時間后,高度差
          不變
          不變
          ,說明氣密性良好.
          ②正確讀取量氣管內液面的初始、最終讀數(shù)前都需進行的操作是
          調節(jié)兩邊液面相平
          調節(jié)兩邊液面相平

          ③該小組進行了三次實驗,所得相關的實驗數(shù)據處理如下:(實驗溫度下ρH2=0.09g/L)
          合金的質量/g 稀硫酸的體積/mL 生成氫氣的體積/mL
          第一次 2 15 44.4
          第二次 2 20 44.4
          第三次 4 15 44.4
          a、列式計算該銅鋅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
          b、從上表數(shù)據分析,所用合金與稀硫酸的質量比為
          1:8
          1:8
          時,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1.21%
          1.21%
          .(實驗溫度下,ρH2SO4=1.08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測定某銅鋅合金的組成,某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利用該合金粉末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得相關的實驗數(shù)據記錄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質量/g 10 10 20
          所用稀硫酸的質量/g 60 80 50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2 0.2  0.2
          (1)試計算該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
          (2)從上表數(shù)據分析,當所取合金與所用稀硫酸的質量比為
          1:5
          1:5
          時,表明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3)所用合金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4?鎮(zhèn)江)為了測定某銅鋅合金的組成,某;瘜W課外活動小組利用該合金粉末與稀硫酸反應,進行了三次實驗,所得相關的實驗數(shù)據記錄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質量/g         10        10         20
          所用稀硫酸的質量/g         50        80         50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2        0.2         0.2
          (1)試計算該銅鋅合金中合金鋅的質量.
          (2)從上表數(shù)據分析,當所取合金與所用稀硫酸的比為
          1:5
          1:5
          時,表明合金中的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3)所用合金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