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從廢鋁鍋上剪下6g鋁片(表面被氧化,且含有不與酸反應的雜質)放在燒杯中。將100g稀鹽酸分5次加入燒杯中。測得燒杯中物質的質量變化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加鹽酸的質量/g

          20

          20

          20

          20

          20

          燒杯中的質量/g

          26

          46

          65.9

          85.8

          105.8

          1)第5次加入稀鹽酸時,燒杯中溶質是

          2)求鋁片中鋁單質的質量分數。

          3)在下圖中畫出生成H2的質量與所加稀鹽酸的質量關系。

          4)已被氧化的鋁占未被氧化前鋁片的質量分數是

          【答案】1AlCl3、HCl;(230%;(3;(440.9%;

          【解析】

          氧化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

          1)由表可知,前兩次分別加入稀鹽酸后,質量沒有變化,沒有氣體生成,說明先進行的是氧化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的反應,從第3次開始反應前后質量開始變化,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氫氣,第3次加入稀鹽酸生成氫氣的質量=20g×3+6g-65.9g=0.1g,第4次加入稀鹽酸后生成氫氣的總質量=20g×4+6g-85.8g=0.2g,可知鋁和每20g稀鹽酸完全反應會生成0.1g的氫氣,第5次加入稀鹽酸時,生成氫氣的總質量=20g×5+6g-105.8g=0.2g,說明,在第4次加入稀鹽酸后,鋁完全反應。第5次稀鹽酸過量,因此燒杯中的溶質是反應生成的氯化鋁和過量的氯化氫。

          2)解:設樣品中含有Al的質量為,

          由表中數據可知,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是:20g×4+6g-85.8g=0.2g

          解得=1.8g,

          所以樣品中Al的質量分數為:=30.0%,

          答:樣品中Al的質量分數是30.0%。

          3)由表中數據可知,前兩次分別加入稀鹽酸后,質量沒有變化,沒有氣體生成,說明先進行的是氧化鋁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的反應,當第3次加入稀鹽酸時,稀鹽酸才和鋁反應生成氫氣,加入80g稀鹽酸時鋁已經完全反應生成了0.2g氫氣,生成H2的質量與所加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

          4)第3次實驗中,20g稀鹽酸中的氯化氫完全反應,設20g稀鹽酸中氯化氫質量為

          解得=3.65g,

          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18.25%

          設氧化鋁質量為,

          ,

          =3.4g

          3.4g氧化鋁中鋁元素質量為:3.4g××100%=1.8g,

          鋁片中雜質質量為:6g-1.8g-3.4g=0.8g,

          已被氧化的鋁占未被氧化前鋁片的質量分數是:40.9%

          答:已被氧化的鋁占未被氧化前鋁片的質量分數是:40.9%。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小華同學設計的氣體制取和收集裝置,請你和他一起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②的名稱是_____

          2)若用如圖裝置制取H2,儀器①中盛放的試劑應為_____

          3)若用如圖裝置制取CO2,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B裝置的上方鋪一層植物油是為了_____。

          4)若要測量收集CO2氣體的體積,裝置應如何改進?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氯化鈉、碳酸鈉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

          溫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鈉

          35.7

          35.8

          36.0

          36.3

          36.6

          碳酸鈉

          7.0

          12.2

          21.8

          39.7

          53.2

          (1)依據上表,繪制了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圖中能表示碳酸鈉溶解曲線的是__________(填“A”或”B”)。

          (2)圖中溫度t2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填序號)。

          a0~10 b10~20 c20~30 d30~40

          (3)保持溫度為20℃,將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寫出一種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

          (4)20℃,將100g水加入到30g碳酸鈉固體中,充分攪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_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將上述溶液升溫到30℃,該溶液的溶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依據溶解度曲線可判斷,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10℃時,甲、乙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相同

          C. 20℃時,把30g甲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37.5%

          D. 將20℃時的甲、乙飽和溶液升溫至30℃,甲、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回答問題:從下列提供的儀器中進行選擇,可以組裝多套制取氣體的裝置,請回答有關問題.

          1)標號儀器的名稱:⑥________

          2)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發(fā)生裝置應從①-⑥中選擇____________儀器組合(填編號)。

          3)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則收集裝置可以選_______(填字母A-C);若D裝置裝滿水用來收集氧氣,氣體應從_______(填mn)進。

          4)使用①④⑥組合還可以制備CO2氣體,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對制備CO2的發(fā)生裝置進行如圖E的改造,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學在實驗室制備SO2氣體,現要收集一瓶干燥的SO2氣體,則F瓶中的液體是___,且I瓶裝的是NaOH的濃溶液,請你推測I裝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在FH裝置把導管補充完整(請在答題卡上畫)。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分)某班同學為驗證酸的化學通性,做了五組實驗。分析并回答問題。

          (1)A組試管中都產生H2。若要制得較純的H2,選稀硫酸而不選鹽酸的原因是:

          (2)寫出B組任一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C組試管中實驗現象相同,該現象是 。

          (4)上述五組實驗中沒有體現酸的通性的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實驗是我們應用化學知識、拓展化學思維和培養(yǎng)化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經。認真分析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或實驗目的的是

          A.探究甲烷的組成B.實驗室制取氧氣

          C.驗證質量守恒定律D.驗證生石灰遇水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的物質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他們之間的反應關系如圖所示(“→”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或反應條件已略去).甲與A溶液反應得到淺綠色溶液;A、B發(fā)生中和反應,產物之一是廚房內常用的調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與D的溶液反應可得到B;C的溶液與乙的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乙與丙兩種溶液反應生成兩種不同顏色的沉淀.請回答:

          (1)甲的化學式是_____;D的化學式是_____

          (2)欲通過實驗現象觀察AB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實驗前需要向B溶液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

          (3)E→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4)乙與丙兩種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1是關于鹽的化學性質知識網絡(“→”表示一種物質轉化成另一種物質),其中:據圖可知制備某種鹽的方案可能有多種.

          (1)請補充一種制備鹽的方案在圖1______

          (2)工業(yè)上用沉淀生產的輕質碳酸鈣是極細的粉末,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某同學設計了一種用沉淀法制備碳酸鈣的實驗方案.

          ①寫出上述方案中(2)所依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_____;b_____

          ②現請你仍以石灰石為原料,其他試劑自選,設計另外一種制備碳酸鈣的實驗方案,并將你的實驗方案用流程圖的形式表示出來:________

          (3)你設計的方案的優(yōu)點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