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按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的,元素周期表是按核電荷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請判斷下列兩組物質各是按什么順序進行排列的.
          (1)HCl、Cl2、NaClO、KClO3、HClO4,排列的規(guī)律是
           
          ;
          (2)P2O5、H3PO4、H2CO3、CO2、CO,排列的規(guī)律是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的氯元素的化合價來分析排列規(guī)律;
          (2)根據化合物分子中氧的原子個數來分析排列規(guī)律.
          解答:解:(1)氫、鈉、鉀顯+1價,氧顯-2價,根據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HCl、Cl2、NaClO、KClO3、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0、+1、+5、+7,即該組物質是按照氯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故答案為:按氯元素化合價由低到高排列;
          (2)P2O5的1個分子中含有5個氧原子,H3PO4的1個分子中含有4個氧原子,H2CO3的1個分子中含有3個氧原子,CO2的1個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CO的1個分子中含有1個氧原子,即該組物質是按照分子中氧原子個數由多到少得順序排列的,故答案為:按分子中原子個數由多到少排列.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利用元素的化合價、分子中的原子個數來分析化合物的排列規(guī)律,熟悉化合價的計算是解答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3、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人們不斷研制出各種不同的用具,制造用具的材料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金屬制品因其美觀、耐用、輕便易成型而被人們廣泛利用,請根據所學知識及生活知識參與有關金屬制品探究.
          (1)以下工具的制作過程中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

          A.原始人制作石刀;B.冶煉青銅;C.煉鐵
          (2)請將以下金屬材料的冶煉按年代的先后順序排序
          B.A.C
          (填序號).
          A.鐵;B.青銅;C.鋁
          從以上順序可以看出,金屬制品的出現順序與
          金屬活動性
          有關,那么金屬鉀的制得應排在
          C
          之后.
          (3)金屬區(qū)別于非金屬的主要物理性質是,金屬具有
          金屬光澤
          ,金屬區(qū)別于非金屬的主要化學特征是
          良好的傳熱導電性
          .在化學變化中金屬原子通常表現為
          延展性易失去電子

          (4)孔雀石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經加熱會發(fā)生反應:Cu2(OH)2CO3△2CuO+H2O+CO2↑,古代人們發(fā)現翠綠的孔雀石在森林大火中會變成紅色的銅,請寫出轉化為銅的另一個反應方程式:
          2CuO+2C═2Cu+CO2

          (5)古代術士將爐甘石(主要成分為ZnCO3)與赤銅礦(Cu2O)、木炭放在煉爐中高溫灼燒,煉出金光燦燦的“黃金”,被稱為“煉石成金”.
          ①請你用學過的知識回答,真的可以“煉石成金”嗎?
          不能,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種類不可能發(fā)生改變


          ②那么你認為這金光燦燦的金屬是什么?它是怎么煉出來的?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該金屬可能是
          銅鋅合金
          ,煉出它的化學方程式為
          ZnCO3═ZnO+CO2
          、
          2ZnO+C═2Zn+CO2
          、
          2Cu2O+C═4Cu+CO2

          (6)到西漢時期我國的勞動人民又發(fā)明了“濕法煉銅”,在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曾青”是指銅的化合物),請用反應方程式表示其冶煉原理:
          Fe+CuSO4═Cu+FeSO4

          (7)磁懸浮的核心技術得制備超導材料.有一種超導材料的化學式為Y2BaCu6O10,它是以YmOn、BaCO3和CuO為原料經研磨燒結而成.假設此過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不變,試填寫以下空白:
          a.超導材料Y2BaCu6O10是由
          種元素組成的,YmOn的化學式是:
          Y2O3

          b.在合成該超導材料的同時還生成-種產物,該物質是
          CO2
          (寫化學式).
          金屬的使用及冶煉歷史也引起同學們極大興趣,初三同學組織化學興趣小組繼續(xù)進行(8)(9)探究:
          (8)首先他們收集大量有關鋼鐵的成語與民間諺語.其中有說明鋼的性能比鐵好的有
          恨鐵不成鋼
          ,知道“百煉成鋼”是指鐵在高溫條件下反復敲打發(fā)生的反應是:
          C+O2═CO2
          ,從而了解鋼與鐵的機械性能不同是因為兩者
          含碳量不等

          (9)鈦(Ti)因為具有許多神奇的性能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化學興趣小組對Mg、Ti、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探究.
          [提出假設]a. Ti的金屬活動性比Mg強;
          b.Ti的金屬活動性介于Mg和Ag之間.
          [查閱資料]在相同條件下,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氣泡的速率越快,則該金屬活動性越強.
          [實驗設計]同溫下,取大小相同的這三種金屬薄片,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濃度的足量稀鹽酸中,觀察現象.
          請回答:三種金屬加入鹽酸前都先用砂紙將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應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原假設中
          a
          不正確,理由是
          鎂反應速率比鈦快

          [結論]用不同濃度的足量稀鹽酸反應,是否也能得出同樣結論?
          ,請說明理由
          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有關

          (10)小剛與小紅分別做相同質量的不同金屬與同質量、同質量分數的稀H2SO4反應的實驗,實驗
          結束后,分別交上的實驗報告,并繪制出金屬Zn、Fe分別與稀H2SO4反應放出H2的函數圖象(如圖所示).

          兩個圖象中存在有錯誤的是
          小紅
          的圖象,判斷錯誤的理由是
          圖象中Fe與Zn標反了,Zn的反應速率較Fe快
          ,
          圖象不同的原因是
          小剛取的金屬量較少,金屬反應完,而小紅取的酸量較少,酸完全反應完

          由該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
          ①金屬與酸反應的速率與
          金屬活動性
          有關.
          ②金屬與酸反應中若生成鹽中金屬價態(tài)相同,則生成的氫氣量與
          相對原子質量
          有關.
          (11)將鐵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銀、硝酸銅、硝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液中滴加鹽酸,沒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濾渣中一定有
          Ag、Zn(NO32
          ,肯定濾液中有
          Fe(NO32

          (12)現一塊銅合金,可能是黃銅(銅鋅合金)、青銅(銅、錫合金)、白銅[銅、鎳(Ni)合金]中的一
          種,現欲測定其組成.
          [查閱資料]Ⅰ.鋅、錫、鎳皆能與稀硫酸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2價的金屬離子;
          Ⅱ.相對原子質量Zn-65,Sn一119,Ni一59.
          [實驗步驟及數據]取5g合金粉碎后放入燒杯中,將20g15%稀H2SO4分四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測定剩余固體質量數據記錄如下:

          試求:①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
          64%
          .②合金中另一金屬為何種金屬.
          另一種金屬為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京京同學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等知識進行了研究.
          (1)根據圖中的實驗現象判斷,稀鹽酸里的A、B、C、D四種金屬中,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后面的金屬是(填字母)
           

          精英家教網
          (2)將甲、乙兩種金屬片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紅色固體,申沒有明顯現象.判斷甲、乙、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3)查閱資料:金屬在活動性順序里的位置越后,其化合物越不穩(wěn)定,所以它的氧化物越容易被還原.在下列①②中各寫一個化學方程式,③中寫出還原金屑氧化物的方法.精英家教網精英家教網

          (4)查閱資料: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后面的金屬Cu,在常溫下雖然不能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但可以與稀硝酸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3Cu+8HNO3(。=3Cu(NO32+2NO↑+4H2O
          反應生成的NO是無色、難溶于水的氣體,在常溫下與空氣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  N02,N02是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
          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可以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是NO.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關閉彈簧夾,將干燥管放入帶有水的燒杯
          中,若觀察到
           
          ,
          則表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打開彈簧夾,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內的氣體,稀硝酸沿著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
           
          ,
          停止抽拉注射器,關閉彈簧夾,觀察干燥管內的現象:
           

          反應停止后,打開彈簧夾,用注射器抽取千燥管內的氣體(事先已將注射器內原有的氣體推出),關閉彈簧夾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氣,觀察到氣體變?yōu)榧t棕色.
          ③上述實驗完成后,用足量NaOH溶液將氣體吸收,其目的是
           

          ④如圖是NO2氣體和空氣混合的實驗示意圖,觀察圖中A、B、D的表示方法,在C處  畫出相應的氣體組成的粒子示意圖.
          精英家教網
          ⑤在3.84g Cu中加入100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應,計算生成NO的質量(化學方程式見上)和反應前稀HN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人們不斷研制出各種不同的用具,制造用具的材料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金屬制品因其美觀、耐用、輕便易成型而被人們廣泛利用,請根據所學知識及生活知識參與有關金屬制品探究.
          (1)以下工具的制作過程中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
          A.原始人制作石刀;B.冶煉青銅;C.煉鐵
          (2)請將以下金屬材料的冶煉按年代的先后順序排序________(填序號).
          A.鐵;B.青銅;C.鋁
          從以上順序可以看出,金屬制品的出現順序與________有關,那么金屬鉀的制得應排在
          ________之后.
          (3)金屬區(qū)別于非金屬的主要物理性質是,金屬具有________,金屬區(qū)別于非金屬的主要化學特征是在化學變化中金屬原子通常表現為________.
          (4)孔雀石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經加熱會發(fā)生反應:Cu2(OH)2CO3數學公式2CuO+H2O+CO2↑,古代人們發(fā)現翠綠的孔雀石在森林大火中會變成紅色的銅,請寫出轉化為銅的另一個反應方程式:________
          (5)古代術士將爐甘石(主要成分為ZnCO3)與赤銅礦(Cu2O)、木炭放在煉爐中高溫灼燒,煉出金光燦燦的“黃金”,被稱為“煉石成金”.
          ①請你用學過的知識回答,真的可以“煉石成金”嗎?
          ________.

          ②那么你認為這金光燦燦的金屬是什么?它是怎么煉出來的?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該金屬可能是________,煉出它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到西漢時期我國的勞動人民又發(fā)明了“濕法煉銅”,在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曾青”是指銅的化合物),請用反應方程式表示其冶煉原理:________
          (7)磁懸浮的核心技術得制備超導材料.有一種超導材料的化學式為Y2BaCu6O10,它是以YmOn、BaCO3和CuO為原料經研磨燒結而成.假設此過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不變,試填寫以下空白:
          a.超導材料Y2BaCu6O10是由________種元素組成的,YmOn的化學式是:________
          b.在合成該超導材料的同時還生成-種產物,該物質是________(寫化學式).
          金屬的使用及冶煉歷史也引起同學們極大興趣,初三同學組織化學興趣小組繼續(xù)進行(8)(9)探究:
          (8)首先他們收集大量有關鋼鐵的成語與民間諺語.其中有說明鋼的性能比鐵好的有________,知道“百煉成鋼”是指鐵在高溫條件下反復敲打發(fā)生的反應是:________,從而了解鋼與鐵的機械性能不同是因為兩者________.
          (9)鈦(Ti)因為具有許多神奇的性能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化學興趣小組對Mg、Ti、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探究.
          [提出假設]a. Ti的金屬活動性比Mg強;
          b.Ti的金屬活動性介于Mg和Ag之間.
          [查閱資料]在相同條件下,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氣泡的速率越快,則該金屬活動性越強.
          [實驗設計]同溫下,取大小相同的這三種金屬薄片,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濃度的足量稀鹽酸中,觀察現象.
          請回答:三種金屬加入鹽酸前都先用砂紙將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_.
          [實驗現象]
          金屬TiMgAg
          反應現象反應緩慢反應強烈無明顯現象
          [實驗結論]原假設中________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
          [結論]用不同濃度的足量稀鹽酸反應,是否也能得出同樣結論?__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___
          (10)小剛與小紅分別做相同質量的不同金屬與同質量、同質量分數的稀H2SO4反應的實驗,實驗
          結束后,分別交上的實驗報告,并繪制出金屬Zn、Fe分別與稀H2SO4反應放出H2的函數圖象(如圖所示).

          兩個圖象中存在有錯誤的是________的圖象,判斷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
          圖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由該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
          ①金屬與酸反應的速率與________有關.
          ②金屬與酸反應中若生成鹽中金屬價態(tài)相同,則生成的氫氣量與________有關.
          (11)將鐵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銀、硝酸銅、硝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液中滴加鹽酸,沒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濾渣中一定有________,肯定濾液中有________.
          (12)現一塊銅合金,可能是黃銅(銅鋅合金)、青銅(銅、錫合金)、白銅[銅、鎳(Ni)合金]中的一
          種,現欲測定其組成.
          [查閱資料]Ⅰ.鋅、錫、鎳皆能與稀硫酸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2價的金屬離子;
          Ⅱ.相對原子質量Zn-65,Sn一119,Ni一59.
          [實驗步驟及數據]取5g合金粉碎后放入燒杯中,將20g15%稀H2SO4分四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測定剩余固體質量數據記錄如下:
          次數1234
          加入酸質量/g5.05.05.05.0
          剩余固態(tài)質量/g4.543.53.2
          試求:①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________.②合金中另一金屬為何種金屬.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專項題 題型:實驗題

          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人們不斷研制出各種不同的用具,制造用具的材料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金屬制品因其美觀、耐用、輕便易成型而被人們廣泛利用,請根據所學知識及生活知識參與有關金屬制品探究.
          (1)以下工具的制作過程中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_________
          A.原始人制作石刀;B.冶煉青銅;C.煉鐵
          (2)請將以下金屬材料的冶煉按年代的先后順序排序_________(填序號).
          A.鐵;B.青銅;C.鋁
          從以上順序可以看出,金屬制品的出現順序與_________,那么金屬鉀的制得應排在
          _________.
          (3)金屬區(qū)別于非金屬的主要物理性質是,金屬具有_________,金屬區(qū)別于非金屬的主要化學特征是在化學變化中金屬原子通常表現為_________.
          (4)孔雀石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經加熱會發(fā)生反應:Cu2(OH)2CO32CuO+H2O+CO2↑,古代人們發(fā)現翠綠的孔雀石在森林大火中會變成紅色的銅,請寫出轉化為銅的另一個反應方程式:_________
          (5)古代術士將爐甘石(主要成分為ZnCO3)與赤銅礦(Cu2O)、木炭放在煉爐中高溫灼燒,煉出金光燦燦的“黃金”,被稱為“煉石成金”.
          ①請你用學過的知識回答,真的可以“煉石成金”嗎?
          _________
          ②那么你認為這金光燦燦的金屬是什么?它是怎么煉出來的?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該金屬可能是_________,煉出它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到西漢時期我國的勞動人民又發(fā)明了“濕法煉銅”,在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曾青”是指銅的化合物),請用反應方程式表示其冶煉原理:_________
          (7)磁懸浮的核心技術得制備超導材料.有一種超導材料的化學式為Y2BaCu6O10,它是以YmOn、BaCO3和CuO為原料經研磨燒結而成.假設此過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不變,試填寫以下空白:
          a.超導材料Y2BaCu6O10是由_________,YmOn的化學式是:_________
          b.在合成該超導材料的同時還生成一種產物,該物質是_________(寫化學式).
          金屬的使用及冶煉歷史也引起同學們極大興趣,初三同學組織化學興趣小組繼續(xù)進行(8)(9)探究:
          (8)首先他們收集大量有關鋼鐵的成語與民間諺語.其中有說明鋼的性能比鐵好的有_________,知道“百煉成鋼”是指鐵在高溫條件下反復敲打發(fā)生的反應是:_________,從而了解鋼與鐵的機械性能不同是因為兩者_________
          (9)鈦(Ti)因為具有許多神奇的性能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化學興趣小組對Mg、Ti、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探究.
          [提出假設]
          a. Ti的金屬活動性比Mg強;
          b.Ti的金屬活動性介于Mg和Ag之間.
          [查閱資料]在相同條件下,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氣泡的速率越快,則該金屬活動性越強.
          [實驗設計]同溫下,取大小相同的這三種金屬薄片,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濃度的足量稀鹽酸中,觀察現象.
          請回答:三種金屬加入鹽酸前都先用砂紙將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__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原假設中_________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
          [結論]用不同濃度的足量稀鹽酸反應,是否也能得出同樣結論?___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____
          (10)小剛與小紅分別做相同質量的不同金屬與同質量、同質量分數的稀H2SO4反應的實驗,實驗結束后,分別交上的實驗報告,并繪制出金屬Zn、Fe分別與稀H2SO4反應放出H2的函數圖象(如圖所示).
          兩個圖象中存在有錯誤的是 _________ 的圖象,判斷錯誤的理由是 _________
          圖象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
          由該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
          ①金屬與酸反應的速率與 _________ 有關.
          ②金屬與酸反應中若生成鹽中金屬價態(tài)相同,則生成的氫氣量與 _________ 有關.
          (11)將鐵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銀、硝酸銅、硝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液中滴加鹽酸,沒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濾渣中一定有 _________ ,肯定濾液中有 _________
          (12)現一塊銅合金,可能是黃銅(銅鋅合金)、青銅(銅、錫合金)、白銅[銅、鎳(Ni)合金]中的一
          種,現欲測定其組成.
          [查閱資料]Ⅰ.鋅、錫、鎳皆能與稀硫酸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2價的金屬離子;
          Ⅱ.相對原子質量Zn--65,Sn--119,Ni--59.
          [實驗步驟及數據]取5g合金粉碎后放入燒杯中,將20g15%稀H2SO4分四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測定剩余固體質量數據記錄如下:
          試求:①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_________.
          ②合金中另一金屬為何種金屬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京京同學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等知識進行了研究。
          (1)根據下圖中的實驗現象判斷,稀鹽酸里的A、B、C、D 四種金屬中,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后面的金屬是(填字母)________。
          (2)將甲、乙兩種金屬片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紅色固體,甲沒有明顯現象。判斷甲、乙、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
          (3)查閱資料:金屬在活動性順序里的位置越后,其化合物越不穩(wěn)定,所以它的氧化物越容易被還原.在下列①②中各寫一個化學方程式,③中寫出還原金屑氧化物的方法。
          (4)查閱資料: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后面的金屬Cu,在常溫下雖然不能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但可以與稀硝酸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應生成的NO是無色、難溶于水的氣體,在常溫下與空氣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NO2,NO2是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可以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是NO。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關閉彈簧夾,將干燥管放入帶有水的燒杯中,若觀察到______________,則表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按上圖所示進行實驗:打開彈簧夾,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內的氣體,稀硝酸沿著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______________,停止抽拉注射器,關閉彈簧夾,觀察干燥管內的現象:______________。反應停止后,打開彈簧夾,用注射器抽取千燥管內的氣體(事先已將注射器內原有的氣體推出),關閉彈簧夾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氣,觀察到氣體變?yōu)榧t棕色。
          ③上述實驗完成后,用足量NaOH溶液將氣體吸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圖是NO2氣體和空氣混合的實驗示意圖,觀察圖中A、B、D的表示方法,在C處畫出相應的氣體組成的粒子示意圖。
          ⑤在3.84gCu中加入100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應,計算生成NO的質量(化學方程式見上)和反應前稀HN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