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將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氣置于一個封閉容器中引燃,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乙醇

          氧氣

          二氧化碳

          X

          反應前質量/g

          4.6

          8

          0

          0

          0

          反應后質量/g

          0

          0

          4.4

          5.4

          m

          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表中m的值為2.8B.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31

          C.X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D.若起始時氧氣的質量為9.6g,則反應無X生成

          【答案】BC

          【解析】

          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乙醇和氧氣質量和是:4.6g+8g=12.6g,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和為:5.4g+4.4g=9.8g,則生成的X的質量為:12.6g-9.8g=2.8g,則表中m的值為2.8,故A正確;

          B、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個數(shù)比=,故B錯誤;

          C4.6g乙醇中碳元素的質量=4.6g××100%=2.4g,氫元素的質量=4.6g××100%=0.6g,氧元素的質量=4.6g××100%=1.6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4.4g××100%=1.2g,氧元素的質量=4.4g-1.2g=3.2g;5.4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5.4g× ×100%=0.6g,氧元素的質量=5.4g-0.6g=4.8g,則X中碳元素的質量=2.4g-1.2g=1.2g,氫元素的質量=0.6g-0.6g=0,氧元素的質量=1.6g+8g-3.2g-4.8g=1.6g,X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故C錯誤;

          D、乙醇燃燒的方程式為:C2H5OH + 3O22CO2 + 3H2O;根據(jù)乙醇燃燒的方程式可知,4.6克乙醇能與9.6克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不會生成X,故D正確。故選B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D屬于_____種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種粒子中,不具備穩(wěn)定結構的是_____(填序號);

          3Dx_____;

          4A的氧化物化學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

          1C點是表示54℃時100g水中溶解25g該物質的坐標點。則C點表示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

          2)如果要使C點表示的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可將該溶液的溫度降低?/span>______℃;或加入______g該物質或用另一種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F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A是黑色固體,E是年產(chǎn)量最高的金屬。B、C、D、F為無色氣體,B轉化為D可通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表示相連的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均已略去)請回答:

          1C的化學式____________,D物質的名稱___________

          2)反應③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_反應(填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3)反應②____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認識空氣的成分

          1)定性角度

          舉例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_____(寫一條)。

          2)定量角度

          [經(jīng)典賞析]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裝置如圖)。該實驗中選擇使用汞的優(yōu)點有_____。

          A 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C 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D 能將密閉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寫出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_____。 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21%。

          [提出問題]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為什么不能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進行猜想]①裝置漏氣;._____裝置內氧氣有剩余;

          [實驗與交流]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分別用過量的紅磷和白磷進行該實驗( 紅磷的著火點為240,白磷的著火點為40℃),用測氧氣濃度的傳感器測得反應后裝置內氧氣濃度分別為8. 85%3.21%。請從燃燒條件的角度回答產(chǎn)生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

          Ι.探究水、石灰水、NaOH溶液對CO2的吸收。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如圖所示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圖中a處連接氣體壓力傳感器),甲、乙、丙三個燒瓶的容積均為250mL,分別收集滿CO2,三個注射器內各裝有85mL液體。

          步驟2:三位同學同時迅速將注射器內液體全部注入各自燒瓶中,關閉活塞;一段時間后,同時振蕩燒瓶。

          步驟3:利用“數(shù)字化實驗”測定燒瓶內的氣壓變化,得到如下圖所示的燒瓶內壓強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圖,曲線1、2、3分別表示甲、乙、丙三個燒瓶內的氣壓變化。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燒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導致AB段氣壓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曲線1BC段氣壓逐漸變小的原因是_____,導致CD段氣壓快速變小的操作是_____。

          4)對比曲線1、23,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填序號)。

          a.CO2能溶于水

          b.CO2能與水發(fā)生反應

          c.40%NaOH溶液比飽和石灰水更適合吸收CO2

          .探究能否用排水法收集CO2

          1)可行性CO2氣體生成和從水面逸出的速率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其溶解和水反應的速率?捎门潘ㄊ占CO2

          2)實驗: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分別用排水法和排空氣法各收集一瓶CO2,分別測定這兩瓶CO2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從而得到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下圖是用氧氣測量儀分別測定的這兩瓶CO2O2的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曲線(起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都以21%計)。

          3)結論:①兩種方法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較大的是_____(填“排空氣”或“排水”)法。

          ②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驗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中,設計了四個小實驗,對它們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實驗Ⅰ只說明了石蕊遇酸變紅色,與本實驗沒有任何關系

          B.實驗Ⅱ為對照實驗,說明水不使石蕊變色

          C.實驗Ⅲ為對照實驗,說明二氧化碳不使石蕊變色

          D.實驗Ⅳ為驗證實驗,說明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了反應,而且生成了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符號填空:

          (1)構成干冰的粒子____;

          (2)4個銨根離子____;

          (3)氖氣____;

          (4)3個二氧化氮分子____;

          (5)標出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____;

          (6)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的儀器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寫出用 A 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二氧化錳的作用是__________;實驗中要收集較為干燥的氧氣,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填序號);實驗后回收二氧化錳可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3)某同學在實驗室用老師提供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15g 為原料制取氧氣,現(xiàn)摘錄部分實驗過程: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裝好藥品,按裝置 B 搭好裝置

          ③向集氣瓶中加水,并倒置在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氣瓶底部出現(xiàn)氣泡

          ④點燃酒精燈加熱,待導管口有氣泡產(chǎn)生,立即用集氣瓶進行收集

          ⑤氣體收集完畢,先熄滅酒精燈,后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 可能導致集氣瓶中收集的氧氣不純凈的步驟是(水蒸氣不計)__________(填序號)。

          Ⅱ. 步驟⑤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

          Ⅲ. 反應后,稱量剩余固體,發(fā)現(xiàn)固體質量減少了4.8g。計算生成的氯化鉀的物質的量是多少______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

          Ⅳ. 將生成的氯化鉀完全回收,加水完全溶解得到100克氯化鉀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