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實驗測得某物質只含鐵的氧化物,其中所含氧化物均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請根據有關質量比判斷其組成:
          ①若m(Fe):m(O)=21:6,則該物質為______;  ②若m(Fe):m(O)=21:8,則該物質為______.
          ①設鐵的氧化物化學式FexOy,由于m(Fe):m(O)=21:6,故56x:16y=21:6,則x:y=1:1,因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故鐵的氧化物化學式為FeO;
          ②設鐵的氧化物化學式為FeaOb,由于若m(Fe):m(O)=21:8,故56a:16b=21:8,則x:y=3:4,因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故鐵的氧化物化學式為Fe3O4;
          故答案為:
          ①FeO;
          ②Fe3O4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7、實驗測得某物質只含鐵的氧化物,其中所含氧化物均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請根據有關質量比判斷其組成:
          ①若m(Fe):m(O)=21:6,則該物質為
          FeO
          ;  ②若m(Fe):m(O)=21:8,則該物質為
          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實驗測得某物質只含鐵的氧化物,其中所含氧化物均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請根據有關質量比判斷其組成:
          ①若m(Fe):m(O)=21:6,則該物質為________;、谌鬽(Fe):m(O)=21:8,則該物質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木炭粉(假設木炭粉中不含雜質)和氧化鐵粉末在加熱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某興趣小組對該反應展開了如下的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將CO通入氯化鈀溶液中,會出現黑色沉淀。

          【實驗過程】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裝置(部分夾持儀器已略去)。

           

           

           

           

           

           

           

           

          ⑴探究反應中產生氣體的成分

          稱取9.0 g氧化鐵和1.2 g木炭粉,混合均勻后進行實驗。打開止水夾a通一段時間的氮氣,關閉a。再對木炭粉和氧化鐵粉末的混合物加熱一段時間,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氯化鈀溶液中出現黑色固體。

          木炭粉與氧化鐵粉末反應一定生成了    氣體;E處酒精燈的作用是    ;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加熱前通一段時間氮氣的原因是    。

          ⑵探究反應后剩余固體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只含有鐵;

          猜想2:含有鐵和木炭;

          猜想3:含有    ;

          猜想4:含有鐵、木炭和氧化鐵。

          【實驗驗證】

          小組同學測得剩余固體質量為6.6 g,將剩余固體置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固體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氣泡出現,猜想不成立的是    ,剩余固體中含有的物質及質量分別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專題突破訓練_初三化學強化系列04(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實驗測得某物質只含鐵的氧化物,其中所含氧化物均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請根據有關質量比判斷其組成:
          ①若m(Fe):m(O)=21:6,則該物質為;  ②若m(Fe):m(O)=21:8,則該物質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