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請你參與某學習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并協助完成相關任務。
(研究課題)探究熱水壺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閱資料)該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離子,在加熱時,這些離子趨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物質-(為碳酸鹽、堿等混合物),中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同時,他們還查閱到下列有關物質溶解性:
物質 | Ca(HCO3)2 | Mg(HCO3)2 | Ca(OH)2 | Mg(OH)2 | CaCO3 | MgCO3 |
溶解性 | 可溶 | 可溶 | 微溶 | 不溶 | 不溶 | 微溶 |
(提出猜想)除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之外,還可能含有Ca(OH)2和_____
(設計方案)
(1)甲同學在燒杯中放入少量研碎,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攪拌,取上層清液加入Na2CO3溶液,沒有白色沉淀,說明中無Ca(OH)2;
(2)乙同學設計下列實驗裝置,進一步確定水垢中含有碳酸鹽成分,步驟如下:
①按圖組裝儀器,將50g試樣放入錐形瓶中,加入足量酸溶液;
②測量一定時間內干燥管內物質增加質量(見下列曲線);
③待錐形瓶中不再產生氣泡時,打開活塞B,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空氣;
④再次稱量干燥管內物質增加質量;
⑤重復③和④操作,直至干燥管內物質質量不變
a儀器D、E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若要檢查盛放濃硫酸洗氣瓶雙孔塞上導氣管與橡皮塞接觸地方(即上圖裝置中C處)是否漏氣,應在裝藥品之_____(填“前”或“后”)。
檢查,請寫出檢查C處是否漏氣方法:_____。
b步驟①所加酸溶液是_____;請寫出中難溶性物質與酸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c裝置Ⅱ作用是_____;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空氣時,裝置Ⅰ作用是_____。
d研究性同學通過簡單計算,認為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_____。
(實驗結論)通過上述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_____。
【答案】MgCO3 分液漏斗 錐形瓶 前 在C處導氣管周圍滴少量水,關閉B活塞和分液漏斗的活塞,將干燥管左邊橡皮管用彈簧夾夾緊,用熱毛巾捂錐形瓶,若C處有氣泡冒出,說明C處漏氣,若C處沒有氣泡冒出,說明C處不漏氣; 稀鹽酸
吸收混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 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水垢完全反應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4g>22g;根據碳酸鈣、碳酸鎂與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的關系:等質量的碳酸鎂與酸反應放出氣體質量大于碳酸鈣,因此,水垢中應含有碳酸鎂; Mg(OH)2、CaCO3、MgCO3
【解析】
[提出猜想]
碳酸鎂微溶于水,因此水垢中可能含有碳酸鎂;
[設計方案]
(1)由溶解性表,要檢查氫氧化鈣是否存在,可利用向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的方法,因為觀察到反應沒有出現白色沉淀,所以判斷氫氧化鈣不存在;
(2)a.儀器D為添加液體藥品的分液漏斗;而裝置E用作反應容器的錐形瓶;在向裝置中加入藥品進行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置漏氣主要是出現儀器連接處,因此在C處導氣管周圍滴少量水,關閉B活塞和分液漏斗的活塞,將干燥管左邊橡皮管用彈簧夾夾緊,用熱毛巾捂錐形瓶,若C處有氣泡冒出,說明C處漏氣,若C處沒有氣泡冒出,說明C處不漏氣;
b.由于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會造成反應中止,因此在選擇酸時應選擇稀鹽酸;鹽酸與氫氧化鎂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碳酸鈣與鹽酸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水垢中難溶性物質與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c.裝置II中盛放的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整個裝置中起到吸收混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的作用;裝置I中盛放氫氧化鈉溶液,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對后面測定的影響;
d.設50g碳酸鈣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質量為x
而根據反應記錄圖,水垢完全反應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4g>22g;根據碳酸鈣、碳酸鎂與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的關系:等質量的碳酸鎂與酸反應放出氣體質量大于碳酸鈣,因此,水垢中應含有碳酸鎂;
[實驗結論]
根據資料: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根據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4g的實驗數據,通過計算可判斷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鎂;故水垢中含有Mg(OH)2、CaCO3、MgCO3三種物質。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酸式鹽可以和堿發(fā)生化學反應,如:。有Na2CO3、NaHCO3、CaO和NaOH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們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后,溶液中Ca2+、CO32-、HCO3-均轉化為沉淀,將反應容器內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體物質共29g,則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質量是( 。
A.10.6g
B.5.3g
C.15.9g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想在實驗室里用NaOH溶液制取Na2CO3溶液。
查閱資料:①CO2通入NaOH溶液時極易因CO2過量而產生NaHCO3,且無明顯現象
②NaHCO3溶液煮沸時不會發(fā)生分解
③
④Ca(HCO3)2可溶于水
制取步驟:①量取兩份50mL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備用;
②用一份50mLNaOH溶液吸收過量的CO2氣體,至CO2氣體不再溶解;
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鐘;
④_____,即得Na2CO3溶液。
實驗探究:為了檢驗制得的溶液是否為純凈的Na2CO3溶液,請你與該同學一起完成下列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_____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原來溶液含有Na2CO3 | |
將上步實驗所得混合物進行過濾,將濾液分成兩份 | 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_____ | 無氣泡產生 | 原來制得的溶液中不含_____ |
取另一份加入MgCl2溶液 | _____ | 原來制得的溶液中不含NaOH |
結論:所制得的溶液為純凈的Na2CO3溶液
評價與反思:有人認為實驗步驟③④的順序對調,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認為對嗎?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酸二甲酯(C3H6O3)是一種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廣闊市場前景的綠色化學試劑,熔點4°C、沸點90.1°C。常溫下,它是一種無色透明、略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具有無毒、無腐蝕性、含氧量高、相溶性好的特點。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碳酸二甲酯被視為綠色化學試劑,跟它無毒、無腐蝕性有關
B.碳酸二甲酯分子中含有3個碳原子和3個水分子
C.碳酸二甲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碳酸二甲酯的氧含量高達5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含有碳、氫元素的有機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某混合氣體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的產物依次通過濃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經完全吸收后,測得濃硫酸和氧氧化鈉溶液增重的質量比為9:11,則該氣體的可能組合是( )
①CH4 ②CO ③C2H2 ④C2H4 ⑤H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鹽酸時,溶液的pH與加入的熟石灰質量的關系如右圖所示。熟石灰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當加入熟石灰mg時,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若改用ng氫氧化鈉與相同鹽酸反應,所得溶液的pH___7(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氯化鈉和硫酸銨為原料制備氯化銨及副產品硫酸鈉,工藝流程如下:
氯化銨和硫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如上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欲制備10.7gNH4Cl,理論上需NaCl_____g。
(2)實驗室進行蒸發(fā)濃縮用到的主要儀器有_____、燒杯、玻璃棒、酒精燈等。
(3)“冷卻結晶”過程中,析出NH4Cl晶體的合適溫度為_____。
(4)不用其他試劑,檢查NH4Cl產品是否純凈的方法及操作是_____。
(5)若NH4Cl產品中含有硫酸鈉雜質,進一步提純產品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烷可制備水煤氣,該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個甲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
B.生成的丙與丁的質量比為14:3
C.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D.反應中含氫元素的化合物有3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飽和食鹽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備NaHCO3,化學方程式:NaCl+ NH3+CO2+H2O= NaHCO3↓+NH4Cl
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模擬該過程,請結合具體的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I.氣體制備
(1)二氧化碳氣體制備
實驗室常采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CO2,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應選擇的氣體收集裝置為______(選填裝置對應的字母)。
(2)氨氣制備
實驗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氣,防止污染空氣,實驗室制備NH3的反應原理為:Ca(OH)2(固)+2NH4Cl(固) CaCl2+2H2O+2NH3↑,F要制備并干燥NH3,所選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選擇裝置對應的字母)。實驗室制備O2也可用上述制備NH3的發(fā)生裝置,寫出用該發(fā)生裝置制備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II.NaHCO3制備
物質 | NaHCO3 | NH4Cl |
溶解度/g(20℃) | 9.6 | 37.2 |
(3)根據表格中的溶解度數據,解釋20℃產物中NaHCO3能夠先從溶液中結晶析出的原因________。
(4)該過程中另一產物NH4Cl在農業(yè)生產中常被用作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