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堿是一類物質的總稱.
(1)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化學式KOH)的性質很相似.如:a、純凈的氫氧化鉀是白色固體;b、它極易溶解于水;c、氫氧化鉀固體露置于空氣中易吸水而潮解;d、氫氧化鉀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e、氫氧化鉀和硫酸銅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氫氧化銅.根據上面短文的內容,運用你學過的有關知識填空:
①從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氫氧化鉀的物理性質為(填符號)______.
②寫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與氫氧化鉀的化學性質有關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根據氫氧化鉀的性質,你認為氫氧化鉀固體的保存方法應是______.
(2)小剛走進化學實驗室,發(fā)現了一瓶敞口放置的固體氫氧化鈉,他猜測藥品已部分變質為碳酸鈉了.
①請你和小剛一起分別選用酸、堿、鹽三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做試劑,檢驗氫氧化鈉已變質______、______、______.
②選上述任一試劑檢驗,簡述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
(3)堿和酸會發(fā)生中和反應.
①請舉一例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______.
②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一工廠廢水中硫酸的含量,取水樣于燒杯中,加入12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廢水中其他成分不與氫氧化鈉反應).請計算:水樣中硫酸的質量為多少?
解:(1)①氫氧化鉀的顏色、狀態(tài)、水溶性、吸水性等方面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故填:abc;
②氫氧化鉀和二氧化碳反應能生成碳酸鉀和水,用觀察法配平,所以化學方程式為:2KOH+CO
2═K
2CO
3+H
2O;
氫氧化鉀和硫酸銅反應能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鉀,用觀察法配平,氫氧化銅后面標上沉淀符號,所以化學方程式為:2KOH+CuSO
4═Cu(OH)
2↓+K
2SO
4;
③因為氫氧化鉀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應該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
(2)氫氧化鈉變質是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驗證是否變質主要看一下是否含有碳酸根,既可以通過加入酸看是否產生氣體,例如加入稀鹽酸,如果有氣泡已經變質,否則沒有變質,也可以加入試劑與碳酸鈉反應產生沉淀例如加入氯化鈣、氫氧化鈣,有沉淀生成說明已經變質,否則沒變質.實驗步驟:取少量待測固體放入試管內,向試管內滴加稀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已經變質,如果沒有氣泡產生,說明沒有變質;
(3)①用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就是利用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屬于中和反應;
②設與12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消耗硫酸的質量為X則:
2NaOH+H
2SO
4 ═Na
2SO
4 +2H
2O
80 98
120g×10% X
根據

解得X=14.7g.
故答案為:(1)①abc;②2KOH+CO
2═K
2CO
3+H
2O;2KOH+CuSO
4═Cu(OH)
2↓+K
2SO
4;③密封保存;(2)①稀鹽酸;氫氧化鈣;氯化鈣;②取少量待測固體放入試管內,向試管內滴加稀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說明已經變質,如果沒有氣泡產生,說明沒有變質;(3)①用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②14.7g.
分析:(1)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其質量守恒定律可以書寫化學方程式;(2)氫氧化鈉變質是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主要看一下是否含有碳酸根,既可以通過加入酸看是否產生氣體,也可以加入試劑與碳酸鈉反應產生沉淀,要根據實驗的設計方法進行實驗敘述;(3)①中和反應是指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②通過方程式根據氫氧化鈉的質量計算出消耗硫酸的質量.
點評:本題容易出錯的地方是除雜質,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需要的物質反應,不能引入新的雜質,要用酸、堿、鹽三種不同類別物質進行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