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 降溫可使丙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C. t1℃時,甲、乙和丙各30g分別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飽和溶液
D. t2℃時,將15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再降溫到t1℃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一定量氯化鎂溶液于燒杯中,將100g的氫氧化鈉溶液平均分成五次加入燒杯中。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對燒杯中的溶液和沉淀進行了多次過濾并稱量。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生成沉淀的質量關系記錄如下表。
實驗次數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沉淀總質量/g | 2.9 | 5.8 | 8.7 | 11.6 | 11.6 |
分析上表中的數據,完成下列問題:
(1)第_____次加完氫氧化鈉溶液時,氯化鎂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此時生成沉淀質量為_____g。
(2)恰好完全反應時,稱量所得氯化鈉溶液質量為168.4g,則原氯化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其中C、D、G為單質,且G是目前世界年產量最高的金屬,其余為化合物。A是地球上最多的液態(tài)氧化物,F與H的組成元素相同。J不溶于水,是常見的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1)據上圖推斷(B、D、E寫化學式,I寫俗名):
B_____、D_____、E_____、I_____;
(2)C→F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
(3)寫出H+I→J+A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銦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
(2)銦原子的核電荷數為_____,在化學反應中銦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模型是聯(lián)系宏觀與微觀的橋梁。
(1)如圖為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
①圖1中,屬于陽離子的是______(填標號,下同),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__,化學性質相似的是________。
②圖2為鎵(Ga)原子結構示意圖,X的數值為________;“38”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鎵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形成__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2)下圖是氫分子(H2)和氧分子(O2)運動的示意圖。
①在A、B和C 中,通過比較____(填標號),能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
②從圖中可知,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③舉一個能說明“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下列編號儀器的名稱:Y___;Z___.
(2)實驗室某同學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取氧氣時,應選用___(填裝置編號 )作發(fā)生裝置,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若收集一瓶氧氣,供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使用,最好選用氣體的收集裝置中的___(填裝置序號).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完畢后,最后兩步操作若調換,造成的后果是____,最后他還發(fā)現(xiàn)水槽內的水顯紅色,請你幫他分析一下原因是:___.
(3)某同學用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制氧氣,將裝置C和E連接,實驗開始一段時間后,將帶火星木條伸入集氣瓶口部及底部均不復燃,原因是___.
(4)李剛同學想用裝置F來收集氧氣,氧氣應該從___(填導管編號a或b,下同)通入,若用裝置BFG組合來測定過氧化氫溶液生成氧氣的體積,應先在集氣瓶中裝滿水,然后將導管___和c導管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研究“水”可從多角度展開。
(1)水的電解
①宏觀現(xiàn)象:按如圖所示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試管A、B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常在水中加入氫氧化鈉的作用是_____。
②微觀該反應中發(fā)生分解的微粒名稱是_____,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粒子符號是_____。
(2)水的性質
將黃豆大小的金屬鉀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生成氫氣和氫氧化鉀。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下列與水有關的實驗中,實驗和對應的解析都正確的是_____。
實驗操作 | 解析 | |
A | 將燃燒的硫放盛有入留有少量水的氧氣的集氣瓶中 | 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有毒氣體外逸污染空氣 |
B | 粗鹽的提純用到水溶解粗鹽再過濾 | 根據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不同,把混合物進行分離除雜 |
C | 用水滅火 | 水能吸收熱量,從而降低環(huán)境溫度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
D | 用氯化鈉溶液進行導電性試驗,觀察小燈泡是否變亮 | 小燈泡變亮,說明氯化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Ⅰ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回顧】圖1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
(1) 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
(2) 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___________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集氣瓶中。用量筒測量進入瓶中水的體積,能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過程】
甲小組同學使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 ;
(1)用止水夾夾緊橡皮管;
(2)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瓶塞;
(3)燃燒結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觀察并記錄水面的變化情況。
【問題提出】該小組同學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集氣瓶內上升的水面始終小于理論值。經查閱資料知: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低于7% 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置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Ⅱ 改進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方法
【實驗改進】經查閱資料可知:常溫下,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因為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少量水反應生成鐵銹(其主要成分是Fe2O3),但速度緩慢。在有食鹽(NaCl)、活性炭存在條件下,反應速度較快。乙小組選擇該原理,設計了如圖2所示實驗裝置圖。
【數據處理】乙小組同學用量筒測量實驗前后燒杯中水的體積,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根據表中數據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___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實驗反思】與燃燒紅磷方法相比,乙小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再改進】在乙組實驗的基礎上,丙組同學設計了如圖3的裝置進行氧氣含量的測定,其方法如下:
【實驗過程】
步驟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脫氧劑粉末(即食鹽水、鐵粉、活性炭的混合物,體積為2mL),封閉。
圖3
步驟2:打開彈簧夾,將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離,關閉彈簧夾。
步驟3:不斷輕輕晃動注射器,至______________時停止實驗。
【實驗再反思】
丙小組同學的方案與乙小組的方案同學相比,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圖回答相關問題:
(1)寫出兩種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d_________.
(2)收集干燥的氣體,可選用_________(填“C”或“D”)戴置;若改用G、H和I這個組合裝置收集,H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制氫氣時,用B裝置代替A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裝置收集氫氣,氣體應從_________(填“b”或“c”)端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