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小明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發(fā)生反應時,設計出下列三種裝置進行實驗:

          請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寫出上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名稱:a
          燒杯
          燒杯
          ,b
          膠頭滴管
          膠頭滴管

          (2)以上三個實驗中,①③有明顯現(xiàn)象,請你幫小明記錄他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實驗①
          試管內液面逐漸上升,形成水柱
          試管內液面逐漸上升,形成水柱
          .實驗③
          小氣球脹大
          小氣球脹大

          (3)實驗②因選用儀器不當導致未能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請你幫小明尋找一種物品替代該裝置中的玻璃做的廣口瓶,以使實驗取得成功,你將選用的物品是
          礦泉水塑料瓶
          礦泉水塑料瓶

          (4)小紅想用實驗來證明CO2和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了Na2CO3,他將一種試劑加入實驗后的溶液中,看到了實驗現(xiàn)象,請寫出小紅加入試劑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儀器a、b的名稱分別是燒杯和膠頭滴管,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①中的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試管內的壓強減小,從而使液體在試管內逐漸上升.塑料瓶可以用作檢驗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容器,因為塑料瓶可以隨著壓強的變化而膨脹或收縮,而玻璃瓶就不行了.可以用顯酸性的物質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
          解答:解:(1)a為燒杯,b為膠頭滴管.
          (2)實驗①中試管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和燒杯中的濃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試管內壓強減小,所以試管內液面會逐漸上升,形成水柱;實驗③中錐形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和膠頭滴管中滴入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錐形瓶中壓強減小,所以會觀察到小氣球脹大.
          (3)因為廣口瓶質地較硬,反應后瓶內壓強減小但看不到現(xiàn)象,改用質地較軟的礦泉水瓶后,會看到瓶子變癟.
          (4)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為:(1)燒杯;膠頭滴管.(2)試管內液面逐漸上升,形成水柱;小氣球脹大.(3)礦泉水瓶
          (4)Na2CO3+2HCl═2NaCl+H2O+CO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氫氧化鈉的性質,利用不同實驗設計進行現(xiàn)象的分析和評價,并能進行實驗改進.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A題:小明從某食品包裝袋中取出一小包物質,部分標簽如圖:
          小明想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包脫酸劑的成份.請你和他一起來進行探究,并完成
          下面的實驗報告.
          ①假設1:這包脫酸素劑可能顯堿性;
          假設2:這包脫酸素劑可能是較活潑的金屬.
          請問:以上兩種假設是否合理?為什么?
           

          ②根據(jù)假設1,進行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出這包脫酸劑樣品少量放到試管中,加入水并滴入2滴無色酚酞. 脫酸素劑幾乎沒有溶解,無色酚酞也沒有變紅色. 原假設1是否成立?

           
          ③根據(jù)假設2,進行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1.另取出這包脫酸素劑樣品少量,放到試管中,并加入稀鹽酸. 有氣泡產生 說明這包脫酸素劑可能是較活潑的金屬,也可能是
           
          類物質.
          2.再取出這包脫酸素劑樣品少量,放到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并把
           

           
          聽到爆鳴聲,溶液逐漸變成淺綠色. 說明這包脫酸素劑可能是
           
          B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約點空氣總體積的0.03%,但我們周圍可能引起二氧化碳含量變化的因素很多.蘇州市某初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稀氨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原理,設計了一個“測定學校不同地點空氣中二氧化碳相對含量”的實驗方案,請你參與他們的實驗過程.
          (1)將2滴濃氨水滴入500mL蒸餾水中制成稀氨水(呈弱堿性),滴入幾滴
           
          指示劑,溶液呈淺紅色.將得到的溶液保存在密閉的細口瓶里.
          (2)興趣小組的三位同學用50ml注射器吸取上述稀氨水10mL并密封,然后分別到操場、教室和宿舍三個地點抽氣到50mL刻度處,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入口,充分振蕩;再將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將余氣排出.重復上述操作若干次(n),直至注射器內的溶液
           
          ,說明上述實驗過程發(fā)生了
           
          反應.
          (3)完成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并得出結論:
          取樣地點 取樣時間 抽氣次數(shù)(n) 空氣中的CO2的體積分數(shù) 結論
          操場 2006.3.2/17:00 54 0.030%
           
          教室 2006.3.2/17:00 36 0.045%
          宿舍 2006.3.2/17:00 45
           
          根據(jù)上述結論,要保持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應該注意以常打開門窗,保持通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