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F為初中化學階段常見的六種物質,B、C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不同氣體,E為人體胃液的主要成分,A在工業(yè)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和反應關系(“→”表示一種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兩種物質能發(fā)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____。
(2)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該反應的用途是____。
(3)A和F反應的微觀實質是____,E和F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
【答案】Na2CO3 工業(yè)煉鐵 鈣離子與碳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碳酸鈣 復分解反應
【解析】
B、C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不同氣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組成,在常溫下都是氣體。E為人體胃液的主要成分,E是鹽酸。A在工業(yè)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A是碳酸鈉。
根據圖示物質間的反應和轉化關系,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則B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氫氧化鈣能和碳酸鈉、鹽酸反應(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F是氫氧化鈣。氧化鐵能和一氧化碳、鹽酸反應(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D可以是氧化鐵。
(1)通過分析可知,物質A是碳酸鈉。故答案為:Na2CO3;
(2)C是一氧化碳,D是氧化鐵。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方程式為:。該反應可以用于冶煉金屬鐵。故答案為:
、工業(yè)煉鐵;
(3)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微觀實質是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鈣沉淀。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反應符合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故答案為:鈣離子與碳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碳酸鈣、復分解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圖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圖1,電解水
B.圖2,加熱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
C.圖3,用等質量、等濃度的雙氧水分別制取氧氣
D.圖4,向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鈣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以后,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會 . 結論: , .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的火焰分為三層,分別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上(如圖),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處(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結論:蠟燭火焰的 溫度最高.
(3)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 ,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后發(fā)現 .
結論:蠟燭燃燒以后的生成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甲圖為鋰原子(Li)結構示意圖,鋰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填“得”或“失”)電子。鋰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2)如乙圖所示,將一小塊干冰放進一個塑料袋,將袋口扎緊,一段時間后,塑料袋鼓起。從微觀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冰可做食品制冷劑,利用了干冰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微粒的角度說明圖丙化學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圖表示t℃時,某溶液的微觀模型,該溶液中溶質是_________,該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簡整數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huán)簡圖(X為H2CO3,Y為C6H12O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一中的轉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圖二中的轉化1表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
C.圖一中的轉化1和圖二中的轉化1對比可知,反應條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D.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一種吸收廢氣中SO2并得到H2SO4的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電解過程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吸收時的反應為Na2SO3+SO2+H2O═2NaHSO3
C.陰極區(qū)產生的氣體X是O2
D.該方法可減少酸雨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包白色固體,其中除了碳酸鈉以外,還可能含有硝酸鋇、硫酸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步驟①:取少量白色固體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斷攪拌,固體部分溶解。步驟②:接著向燒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斷攪拌,此時固體質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B段對應的實驗現象是固體部分溶解,無氣泡冒出
B. B→C段對應溶液pH逐漸變大
C. C點對應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硝酸、硝酸鈉、硝酸鋇
D. 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進行粗鹽提純并配制NaCl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②、③依次為圖中的(填字母)_____、b、_____。
(2)若NaCl的產率偏低(產率=),則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_____。
A 過濾時濾紙有破損
B 蒸發(fā)時有固體濺出
C 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鹽時,加入的水量不足
(3)用上述實驗所得NaCl晶體配制5%NaCl溶液50.0g,需稱取NaCl_____g,配制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滴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如下探究,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_____.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的火焰分為_____、_____和_____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處最先碳化.(變黑).結論:蠟燭火焰的_____層溫度最高.
(3)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的石灰水變_____.結論:石蠟燒燃后的生成物有_____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