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食鹽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完善實驗室除去粗鹽中泥沙等難溶性雜質的實驗步驟。

          操作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 。

          在蒸發(fā)過程中,待 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2)由于粗鹽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雜質,不能滿足化工生產的要求,因此必須將粗鹽進行精制。流程如下圖。

          加入稍過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鹽中的CaCl2外,它還有一個作用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通過操作所得濾液中的溶質有 (用化學式表示)。

          3)若有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不飽和溶液100 kg,要將其變成20 ℃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以滿足化工生產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簡便方法是 。已知: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

          【答案】(1漏斗 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

          2①BaCl2 + Na2CO3 = BaCO3↓+ 2NaCl ②Na2CO3、NaCl NaOH

          3)加入224kg氯化鈉固體

          【解析】試題分析:(1操作是過濾,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

          在蒸發(fā)過程中,待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2加入稍過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鹽中的CaCl2外,它還有一個作用是除去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化學方程式為:BaCl2 + Na2CO3 = BaCO3↓+ 2NaCl

          因為加入NaOH是除去雜質MgCl2,方程式為:MgCl2+2NaOH==Mg(OH)2↓+2NaCl,加入BaCl2是除去雜質Na2SO4,方程式為:Na2SO4+BaCl2==BaSO4↓+2NaCl,加入Na2CO3是除去雜質CaCl2外,還除去過量的氯化鋇溶液,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 + Na2CO3 = BaCO3↓+ 2NaCl ,故通過操作所得濾液中的溶質有Na2CO3、NaCl 、NaOH

          3)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不飽和溶液100 kg,溶質氯化鈉質量為10kg,溶劑為90kg,故設需加入氯化鈉的質量為x,列式為:(10kg+x):90kg=36g100g,x=224kg,故可采用的最簡便方法是加入224kg氯化鈉固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檳榔芋皮上含有一種堿性的物質——皂角素,皮膚沾上它會奇癢難忍。你認為以下物質適合用來涂抹止癢的是( )

          A. 食鹽水 B. 肥皂水 C. 硫酸溶液 D. 食醋(含有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鹽城博物館最近啟用新購置的“真空充氮殺蟲滅菌消毒機”來處理和保護文物.即將文物置于該機器內,三天后氮氣濃度可達99.99%;再密閉三天左右,好氧菌、厭氧菌和絲狀霉菌都被殺滅.下列有關氮氣說法錯誤的是

          A.通常狀況下氮氣易溶于水

          B.氮氣不能供給呼吸

          C.通常情況下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D.高濃度氮氣可抑制菌類的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過程是通過物理變化獲得能量的是

          A.水力發(fā)電

          B.煤燃燒發(fā)電

          C.炸藥爆炸開山修路

          D.汽油燃燒驅動汽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P點表示甲、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質量相等

          B. t1℃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仍是飽和溶液

          C. t1℃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4

          D. 將三種物質的溶液從t2℃降至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甲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模擬地震后,災區(qū)居民飲用水處理的過程初步方案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初步對水處理的基礎上,將水過濾,除了漏斗、燒杯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____;其作用是________;若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請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條即可).

          (2)過濾后常加入明礬,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學發(fā)現(xiàn)水樣呈淺黃色,他凈水時可加入____________來脫色.

          (4)加入漂白粉或氯氣進行消毒殺菌,該步驟發(fā)生的是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5)將水分發(fā)到災民家中前可用________來檢驗水的硬度,若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最簡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6)有同學提出了用如圖裝置進行水處理,請說說你的看法(任答一條即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同學在學完酸的化學性質后,做了如下實驗

          【觀察與討論】甲同學在做實驗時觀察到的明顯現(xiàn)象是懸濁液變澄清,再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觀察與討論】乙同學在做實驗時開始沒有觀察到氣泡產生,于是對碳酸鈉能否與鹽酸反應表示懷疑。甲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在碳酸鈉溶液中滴加少量稀鹽酸,先發(fā)生反應Na2CO3+HCl =NaCl+NaHCO3,繼續(xù)滴加稀鹽酸,再發(fā)生反應NaHCO3+HCl =NaCl+ H2O +CO2。所以甲同學認為,乙同學實驗時還應_____________,才能觀察到有氣泡產生;

          【觀察與討論】甲同學先將廢液緩慢倒入一潔凈的廢液杯中,乙同學在觀察到氣泡產生后,也將實驗廢液緩慢倒入該廢液杯中,

          為了處理實驗后產生的廢液,甲、乙同學決定對廢液杯中最終廢液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廢液中含有NaCl、CaCl2兩種溶質;

          猜想:廢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三種溶質;

          猜想:廢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三種溶質;

          【活動與探究】甲、乙同學為了驗證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鹽酸,無氣泡產生;

          乙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色;

          【結論與反思】(1)猜想2正確;

          (2)要得到相同的結論,還可采用很多種方法,如加入黑色固體粉末,可觀察到固體溶解,溶液呈藍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表達與交流】甲、乙同學確認了最終廢液中溶質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腐蝕下水道或水質酸化,你認為處理該廢液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錳可以使氯酸鉀在較低的溫度下迅速分解產生氧氣

          B.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的速率

          C.二氧化錳在催化過程中所有性質不變

          D.加入二氧化錳可以使過氧化氫放出更多的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原子序數為94的钚(Pu)是一種核原料,該元素一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239,下 列關于該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中子數為145 B.核外電子數為94

          C.質子數為94 D.核電荷數為2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