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要使灼熱的碳與氧化銅完全反應,則參加反應的碳和氧化銅的質量比為( )
          A.1:1
          B.1:2
          C.3:20
          D.3:40
          【答案】分析:寫出碳與氧化銅反應的方程式,根據(jù)方程式求出參加反應的碳和氧化銅的質量比.
          解答:解:碳與氧化銅反應的方程式是2CuO+C2Cu+CO2↑,所以參加反應的氧化銅和碳的質量比為:
                                      160:12=40:3;
          故選D
          點評:求方程式中物質的質量比,具體計算方法是將化學方程式中的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其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要使灼熱的碳與氧化銅完全反應,則參加反應的碳和氧化銅的質量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要使灼熱的單質碳跟氧化銅完全反應,則參加反應的單質碳與氧化銅的質量比為(Cu:64C:12  O: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中華題王·九年級化學(上冊·配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59

          化學情境:CO與CO2是兩種重要的氣體,由于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學性質有很大的差別.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

          CO與CO2都是

          [  ]

          A.

          無色無毒氣體

          B.

          能溶于水

          C.

          碳的氧化物

          D.

          不燃燒的氣體

          (2)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正確的方法是

          [  ]

          A.

          點燃

          B.

          通過灼熱的CuO

          C.

          通過石灰水

          D.

          通過灼熱的炭層

          (3)

          要除去CO中混有的CO2氣體,可將氣體

          A.

          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

          B.

          通過熾熱的木炭層

          C.

          把混合氣體從一個容器倒入另一個容器中

          D.

          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

          (4)

          把含有CO、CO2、N2、H2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澄清石灰水,加熱的氧化銅,冷卻,若每次反應都是充分的,則最后得到

          [  ]

          A.

          N2

          B.

          CO和N2

          C.

          CO2和N2

          D.

          H2

          (5)

          要除去氮氣中混有的少量CO2、CO和水蒸氣,應使該氣體混合物依次通過下列物質(假設每步反應都很充分):①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跐饬蛩(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劑) 、圩茻岬难趸~.則氣體通過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要使灼熱的碳與氧化銅完全反應,則參加反應的碳和氧化銅的質量比為


          1. A.
            1:1
          2. B.
            1:2
          3. C.
            3:20
          4. D.
            3: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