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3℃時,將甲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可采取升溫的方?/span>
B.t2℃時,甲和乙的溶液各100 g,其溶質的質量一定相等
C. t1℃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各蒸發(fā)掉10g水,析出甲的質量大
D.分別將100 g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3℃降到t1℃,析出甲的質量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復合肥能同時提供幾種養(yǎng)分,給農作物以“全面呵護”.下列屬于復合肥的是( )
A.硫酸鉀(K2SO4)
B.磷酸二氫銨(NH4H2PO4)
C.尿素[CO(NH2)2]
D.硝酸銨(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維生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體內可合成各種維生素
B.缺乏維生素C易患夜盲癥,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壞血病
C.維生素可以起到調節(ji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的作用
D.維生素在人體內的需要量少,但維生素也能釋放出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溶液中溶劑不一定都是水
B.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一定會燃燒
C.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
D.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近日,一篇題為《科學家稱:植物油做飯可致癌,能少吃就少吃》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結論看起來十分驚人。這里提到的研究是怎么回事?加熱植物油就會產生“致癌物”嗎?
這位研究者把不同種類的烹調油分別加熱,并測定了其中“致癌毒物”醛類物質的含量變化(如圖1)。
其實,研究中所用的條件跟普通家庭烹調相差很大。實驗所用的溫度是180℃,大約相當于我們所說的五六成熱,而要讓油在這個溫度下燒上20甚至30分鐘,也只有大量煎炸食物的時候才能達到,平時炒菜時燒油的時間遠沒有這么長。事實上,研究者所強調的也只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不適合用于煎炸而已。
此次事件,不少報道都建議人們可以用黃油、豬油替代植物油來烹調。相比玉米油等,豬油、黃油確實熱穩(wěn)定性更好,但只從這個角度來推薦食用油就顯得太片面了。食用油的脂肪酸分為飽和與不飽和兩種(含量如圖2)。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于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人群來說,不建議選擇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類。
目前科學界共識是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用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有利。高溫烹調時,選擇豬油、牛油等動物油,產生的醛類等有害物質較少。但煎炸本身就是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增加飽和脂肪酸攝入對健康也是不利的。選擇健康的飲食方案,需要多方面綜合考慮才行。閱讀全文,回答問題:
(1)網絡文章中“植物油致癌”,所指的致癌物質是 。
(2)從圖1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得出, 長時間加熱后產生的有害物質最多。
(3)從圖2數(shù)據(jù)可知,對心血管病人而言,較好的食用油是 (填一種)。
(4)通過閱讀本文,你提出一條健康使用食用油的建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釩被譽為“合金中的維生素”,釩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圖.下列有關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屬于非金屬元素 B.原子序數(shù)為23
C.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28 D.相對原子質量為50.9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類”可以使人們有序的研究物質,以下分類正確的是( )
A.合金:生鐵、錳鋼、青銅
B.堿:純堿、燒堿、消石灰
C.鹽:氯化銀、氯化鈉、氯化氫
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鋁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鐵的做法或說法錯誤的是( )
A.用鐵桶盛放硫酸銅溶液
B.鐵釘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
C.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
D.煉鐵高爐內一氧化碳奪取氧化鐵中的氧而生成了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6%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和膠頭滴管
B.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氯化鈉的質量30.0g
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
D.實驗步驟是計算、稱量、量取、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