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在學習了碳單質的知識后,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用以下實驗裝置來探究活性炭是否只由碳元素組成。請完成下列各小題:

          [查資料]①活性炭能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②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③圖二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1)第一小組的同學用圖一裝置進行探究,他們將活性炭粉點燃后迅速伸入到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①同學們觀察到活性炭粉燃燒,發(fā)出白光,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寫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_。同學們同時還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

          ②圖一中氣球的作用是_____。

          ③第一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圖一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分析得出結論:活性炭是只由碳元素組成的。你是否同意這個結論: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

          2)第二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圖二裝置進行探究,他們用電子天平稱量1.2g高純度活性炭粉,裝入玻璃管中,同時稱量乙裝置的質量。

          3)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先打開彈簧夾K1,關閉彈簧夾K2,緩慢通入氧氣,將玻璃管中空氣排盡后打開彈簧夾K2,關閉彈簧夾K1;再點燃酒精燈加熱。待活性炭粉反應完后繼續(xù)通入一會氧氣。最后再用電子天平稱量乙裝置的質量,發(fā)現乙裝置增加了4.4g。

          ①以上實驗中,緩慢通入氧氣,將玻璃管中空氣排盡后打開彈簧夾K2,關閉彈簧夾K1,請用實驗證明玻璃管中空氣確實已排盡,你的實驗是_____,實驗過程中通入氧氣要緩慢的一個主要原因是_____。

          ②開始時為什么是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_____,活性炭粉反應完后繼續(xù)通入一會氧氣的原因是_____。

          ③數據處理:乙裝置增加的4.4 g就是甲中活性炭粉燃燒生成的4.4g二氧化碳的質量,請你計算其中碳元素的質量_____

          4)結論:活性炭只由碳元素組成。

          【答案】CO2+CaOH2=CaCO3+H2O 氣球變小 緩沖作用 不同意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只能證明活性炭中含有碳元素 K1處放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證明空氣已排盡 使木炭與氧氣充分反應 排除空氣中二氧化碳對實驗的干擾 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充分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1.2g

          【解析】

          1)①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瓶內氣壓減小,同學們同時還能觀察到的現象是:氣球變小。

          故填:CO2+CaOH2=CaCO3+H2O;氣球變小;

          ②圖一中氣球起到緩沖的作用。故填:緩沖作用;

          ③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只能證明活性炭中含有碳元素,不能證明活性炭是只由碳元素組成的。故填:不同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只能證明活性炭中含有碳元素。

          ①檢驗空氣已排盡的方法是:在K1處放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證明空氣已排盡;實驗過程中通入氧氣要緩慢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使木炭與氧氣充分反應。故填:在K1處放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證明空氣已排盡;使木炭與氧氣充分反應。

          ②開始時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目的是排除空氣中二氧化碳對實驗的干擾;活性炭粉反應完后繼續(xù)通入一會氧氣的原因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充分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故填:排除空氣中二氧化碳對實驗的干擾;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充分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③設活性炭中碳元素的質量為x。

          x=1.2g

          故填:1.2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并取得成功。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40℃。

          (提出問題)氧氣體積約占空氣總體積的多少?

          (實驗準備)錐形瓶內空氣體積為230 mL,注射器中水的體積為50 mL,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實驗探究)裝入藥品,按如圖所示連接好儀器,夾緊彈簧夾。先將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將錐形瓶從熱水中取出。

          (現象分析)

          (1)將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被引燃,足量的白磷在錐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燒,說明瓶內剩余氣體_____(支持不支持”)燃燒。寫出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氣球的變化是______。

          (3)待白磷熄滅、錐形瓶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還可觀察到的現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動噴射出來,②當注射器中的水還剩約4 mL時停止下流。導致這些現象發(fā)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得出結論)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問題:

          1)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若用A裝置制取氧氣,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反應(填“化合”或“分解”).

          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實驗室選用裝置____________ (填字母)收集二氧化碳,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觀察到_______________, 說明瓶中已充滿二氧化碳.小林同學取一張用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片,將紙片的一半噴上水,噴水的那一半為_______色;將這一紙片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到干燥的一邊呈紫色,潮濕的一邊呈紅色。 小林通過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不能使紫色石蕊變色。

          5)利用裝置F(集氣瓶中預先裝滿CO2氣體)來驗證CO2的性質,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觀察到的現象是氣球 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已知:CO2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

          實驗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將收集滿兩種氣體的試管同時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實驗現象如圖所示,說明相同條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填“>”或“<)CO2,試管內溶液變成_______色。

          實驗二:已知鎂條在CO2中劇烈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O22MgO+C,試推測鎂條在SO2中燃燒的現象為:劇烈燃燒,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模擬工業(yè)制氧氣的微觀示意圖。

          資料: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比等于分子個數比。

          (1)“表示的是________

          (2)空氣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時,此變化是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3)空氣是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從圖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氧元素的原子序數是8B.氧氣的化學式是O2

          C.氧元素是非金屬元素D.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學習了氣體制備知識后,聯想到我市東臨黃海,盛產扇貝,查閱資料后得知扇貝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于是提出能否利用扇貝殼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同時測定扇貝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現邀請你和他一起探究。

          (1)寫出圖中帶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_______,b ______;

          (2)用扇貝殼和稀鹽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一般選用上圖中的裝置為______(填序號);證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檢驗該氣體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

          (3)探究過程中該同學又設計了如圖甲的發(fā)生裝置,實驗時將扇貝殼放在多孔塑料片上,然后從長頸漏斗口加稀鹽酸,與所選裝置相比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

          (4)將收集的二氧化碳氣體倒入盛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圖乙),觀察到____,該實驗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質有_____,用途是____

          (5)在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振蕩后將集氣瓶倒置(圖丙),該同學發(fā)現玻片被集氣瓶緊緊咬住,試解釋產生該現象的原因_____;然后取瓶中水于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后再向該試管中加入足量的活性炭靜置,則實驗中觀察到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是___;

          (6)在測定扇貝殼中碳酸鈣含量時該同學準確稱取12克扇貝殼樣品(所含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酸反應)粉碎后與100克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剩余物的總質量為107.6克,試計算該扇貝殼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____(根據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了碳單質的化學性質,知道碳與氧氣反應能夠生成CO2CO后,某學習小組同學聯想到木炭粉與氧化銅發(fā)生反應可能有:①2CuO+C2Cu+CO2;②CuO+CCu+CO↑。他們想驗證自已的想法,請你同他們一起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

          木炭粉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的產物有三種可能:

          1)產物是銅和一氧化碳;

          2)產物是銅和二氧化碳;

          3)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方案)

          1)檢驗產物中是否有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如何檢驗產物是否存在CO,學習小組同學找查了資料: CO的特征反應是CO能使某種氯化鈀的黃色混合液變藍。

          (實驗結論)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

          實驗報告: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A________________

          ①有銅生成

          B中黃色試紙變藍

          ②有______________生成

          C_______________

          ③有CO2生成

          (反思與評價)

          1)實驗結束時,為防止Cu被氧化,必須先停止加熱,待Cu冷卻后再將試管口的膠塞取下,因此,若沒有B瓶,可能導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2)從環(huán)保角度看,如圖裝置有缺陷,怎么辦?___________________。

          3)檢驗生成的氣體中是否含有CO,也可以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看黑色固體是否會逐漸變紅,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與延伸)

          1)若采用如圖裝置代替圖中A裝置,既可排盡試管中的空氣,還可以將反應產生的氣體趕出來,那么通入的“某氣體”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若24.4g木炭粉與氧化銅混合物充分反應后,只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且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20g。求剩余固體中金屬銅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裝置的示意圖,乙圖是高爐煉鐵示意圖。

          1)甲圖中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__;其中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甲圖中尾氣處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乙圖中高爐煉鐵時焦炭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什么乙圖中生鐵出口低于爐渣出口?___________________。

          5)某鋼鐵廠用含氧化鐵480t的赤鐵礦為原料煉鐵,理論上可煉出含雜質4%的生鐵_______________噸?(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鈰(Ce)是一種常見的稀土元素,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鈰屬于金屬元素

          B.鈰原子中的質子數為58

          C.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40.1g

          D.鈰原子中的核外電子數是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