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某化學實驗小組實驗結(jié)束時,將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廢液倒在廢液缸里,為回收有關(guān)金屬和鹽,同學們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試回答:
          (1)X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______.
          (2)操作②的名稱為______,操作①、②中都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______.
          (3)加入的稀硫酸目的是______.
          (4)寫出廢液加入過量X的一個反應(yīng)化學方程式:______.
          (5)上述實驗過程所涉及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______>______>______.

          解:(1)根據(jù)金屬的活動性鋅>鐵>氫>銅,為回收有關(guān)金屬和鹽,且不增加新的雜質(zhì),因此向CuSO4、ZnSO4、FeSO4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鋅粉把溶液中的鐵與銅置換出來;
          (2)操作②是把溶液變成固體,因此是蒸發(fā);操作①把混合物分離成固體和濾液,所以,操作①為過濾操作;因此操作①、②中都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蒸發(fā)中玻璃棒是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體濺出,過濾中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3)加入的稀硫酸是把銅粉與鋅粉的混合物進行分離,鋅與稀硫酸反應(yīng)生成硫酸鋅回收,并分離出銅;
          (4)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Zn>Fe>Cu,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所以,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鋅粉,發(fā)生的化學反應(yīng)化學方程式是Zn+CuSO4=ZnSO4+Cu;Zn+FeSO4═ZnSO4+Fe;
          (5)通過實驗的設(shè)計,所涉及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鋅>鐵>銅;
          故答案為:(1)Zn;(2)蒸發(fā) 玻璃棒;(3)鋅與稀硫酸反應(yīng)生成硫酸鋅回收,并分離出銅;
          (4)Zn+FeSO4=ZnSO4+Fe (或Zn+CuSO4=ZnSO4+Cu );
          (5)Zn Fe Cu (或鋅 鐵 銅).
          分析:由實驗流程圖可判斷,操作1完成后原混合物分成了固體和濾液兩部分,利用這一特點可判斷操作1為過濾操作;根據(jù)銅、鋅、鐵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判斷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鋅粉后所得固體的組成:鋅、鐵、銅;三種金屬單質(zhì)中,只有鐵能被磁鐵所吸起,因此使用磁鐵吸引后,三種金屬分為兩組:一組為鐵粉(固體B),另一組為銅粉和鋅粉的混合物(固體C);過量鋅粉與CuSO4、ZnSO4、FeSO4混合溶液反應(yīng)后所得溶液為ZnSO4溶液,銅粉與鋅粉的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反應(yīng)后,所得溶液為ZnSO4溶液,經(jīng)過蒸發(fā)得到硫酸鋅固體.
          點評:本題結(jié)合實驗回收硫酸鋅和有關(guān)金屬,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yīng)用,解題時只要抓住反應(yīng)過程中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yīng)實質(zhì),并結(jié)合相關(guān)的實驗過程就能順利解題,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題意獲取信息,根據(jù)信息推導做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fā)現(xiàn):發(fā)酵粉能夠使面團松軟、發(fā)泡是因為發(fā)酵粉產(chǎn)生了CO2所致.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氫鈉(NaHCO3),俗稱小蘇打,他們對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進行了探究.
          實驗一:探究碳酸氫鈉溶液的酸堿性
          用pH試紙測得碳酸氫鈉溶液的pH為10,由此可知碳酸氫鈉溶液呈
          性.
          實驗二:探究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
          【查閱資料】碳酸氫鈉受熱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氣體和一種常見的固體物質(zhì).
          【進行實驗】為驗證碳酸氫鈉受熱時會分解,興趣小組的同學取一定質(zhì)量的碳酸氫鈉放到銅片上加熱,如圖所示.
          (1)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內(nèi)壁有
          水珠
          水珠

          (2)充分加熱后,將燒杯迅速倒轉(zhuǎn)過來,倒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3)興趣小組的同學認為充分加熱后的固體產(chǎn)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們猜想的依據(jù)是
          質(zhì)量守恒定律
          質(zhì)量守恒定律

          ②請設(shè)計實驗檢驗反應(yīng)后的固體產(chǎn)物是NaOH還是Na2CO3,并填入下表:
          實  驗  操  作 預期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    論
          固體產(chǎn)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小結(jié)】
          NaHCO3受熱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HCO3
            △  
          .
           
          Na2CO3+CO2↑+H2O
          2NaHCO3
            △  
          .
           
          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化學實驗中常常會出現(xiàn)意外情況,這是提升我們學科素養(yǎng)的良好機會,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區(qū)別對待,善于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例如:
          (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氣呈紅色.可能錯誤操作是
          試管口沒放一團棉花
          試管口沒放一團棉花

          (2)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部破裂.可能錯誤操作是
          集氣瓶底沒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
          集氣瓶底沒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

          (3)用如圖裝置來制某氣體,分液漏斗中有液體,打開活塞時,發(fā)現(xiàn)液體只滴了一會兒就不再往下滴,檢查導管沒有堵塞,止水夾也沒夾乳膠管.可能錯誤操作是
          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沒拿掉
          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沒拿掉

          (4)某興趣小組用石灰石和鹽酸反應(yīng)制取C02,并驗證C02的性質(zhì).在確認裝置氣密性良好后進行實驗.把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發(fā)現(xiàn)石灰水沒有變渾濁.對此展開探究:
          ①提出問題:澄清石灰水為什么沒有變渾濁?
          ②猜想與假設(shè):
          小英的假設(shè):澄清石灰水已變質(zhì).
          小青的假設(shè):制得的C02中可能含有HCI氣體
          ③實驗探究:
          Ⅰ.小英的探究:
          實驗目的 實驗步驟 可能的實驗現(xiàn)象 化學方程式和實驗結(jié)淪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變
          質(zhì)
          ①用一支試管另取少
          量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與碳酸鈉
          反應(yīng)制取CO2
          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所用澄清石灰水中
          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所用澄清石灰水中

          步驟③中現(xiàn)象為:
          石灰水變渾濁或未變渾濁
          石灰水變渾濁或未變渾濁
          步驟②中反應(yīng)方程式為:
          H2SO4+Na2CO3=Na2SO4+
          H2O+CO2
          H2SO4+Na2CO3=Na2SO4+
          H2O+CO2

          步驟③可能的反應(yīng)方程式略
          實驗結(jié)論:
          所用澄清石灰水沒有變質(zhì)
          或所用澄清石灰水已變質(zhì)
          所用澄清石灰水沒有變質(zhì)
          或所用澄清石灰水已變質(zhì)
          Ⅱ.小青的探究
            實驗目的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化學方程式和實驗結(jié)論
          探究制得的C02中是否含有HCI氣體
          將氣體通入硝酸銀
          溶液

          硝酸銀溶液變渾濁
          硝酸銀溶液變渾濁
          反應(yīng)方程式為:
          HCl+AgNO3=AgCl↓+HNO3
          HCl+AgNO3=AgCl↓+HNO3

          實驗結(jié)論:氣體中含有
          HCI氣體
          ④反思與評價:小英認為既然用鹽酸制得的CO2不純,為何不用H2SO4代替鹽酸.請
          問小英的想法對嗎?
          不對
          不對
          ;理由是
          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yīng)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會附著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礙反應(yīng)的進行
          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yīng)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會附著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礙反應(yīng)的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石景山區(qū)一模)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探究中和反應(yīng).
          (1)甲同學向一定體積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0%的鹽酸(常溫下),測得反應(yīng)中溶液的溫度與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如下.
          加入鹽
          酸的體
          積(V)
          /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溫
          度上升
          (△t)
          /℃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根據(jù)上表分析溶液溫度變化的原因.
          ①加入鹽酸的量在2~10mL之間時
          隨鹽酸量增加,中和反應(yīng)放出熱量增大,溶液溫度上升
          隨鹽酸量增加,中和反應(yīng)放出熱量增大,溶液溫度上升

          ②加入鹽酸的量在10~20mL之間時
          過量鹽酸起冷卻降溫作用,反應(yīng)停止熱量散失
          過量鹽酸起冷卻降溫作用,反應(yīng)停止熱量散失

          (2)乙同學用稀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yīng)來探究中和反應(yīng)的熱量變化,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取20%的稀H2SO4 30mL,用溫度計測量其溫度為13℃.然后向其中加入5g NaOH固體,充分反應(yīng)后,測量其溫度為22℃.
          乙同學得出結(jié)論:稀H2SO4與NaOH固體反應(yīng)放熱.
          ①乙同學所得結(jié)論的依據(jù)是不嚴密的,原因:
          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也要放熱
          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也要放熱

          ②根據(jù)本實驗目的,請你改進乙同學的實驗操作,改進方案為:
          將5gNaOH固體溶于45g水中
          將5gNaOH固體溶于45g水中

          配成10%氫氧化鈉溶液
          配成10%氫氧化鈉溶液

          (3)丙同學在做氫氧化鈉與稀鹽酸中和反應(yīng)的實驗時產(chǎn)生了疑問:在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氫氧化鈉與稀鹽酸是否恰好反應(yīng)完全?請你幫助他設(shè)計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  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碳酸氫鈉(NaHCO3)俗稱小蘇打,常用于食品和醫(yī)藥工業(yè).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進行探究.
          實驗一:探究碳酸氫鈉溶液的酸堿性
          取碳酸氫鈉溶液少許,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由此可知碳酸氫鈉溶液呈______性.
          實驗二:探究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
          [查閱資料]碳酸氫鈉受熱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氣體和一種常見的固體物質(zhì).
          [進行實驗]為驗證碳酸氫鈉受熱時會分解,興趣小組的同學取一定質(zhì)量的碳酸氫鈉到銅片上加熱,如圖所示.
          (1)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內(nèi)壁有______生成.
          (2)充分加熱后,將燒杯迅速倒轉(zhuǎn)過來,倒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興趣小組的同學認為充分加熱后的固體產(chǎn)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興趣小組的同學猜想的依據(jù)是______.
          ②請設(shè)計實驗檢驗反應(yīng)后的固體產(chǎn)物是NaOH還Na2CO3,并填入下表:
          實 驗 操 作預期實驗現(xiàn)象結(jié)  論
          取少量固體產(chǎn)物,向其中加入______.有氣泡產(chǎn)生固體產(chǎn)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4)寫出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中和反應(yīng)在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酸堿中和反應(yīng)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能否用碳酸鉀溶液驗證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

          【實驗藥品】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鉀溶液。

          【實驗儀器】試管、滴管、10mL量筒等

          【設(shè)計方案并實驗】

              小江同學的實驗:在試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      溶液,振蕩后,再滴入V1mL                 溶液,實驗過程中無氣泡逸出。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

          小偉同學的實驗:在試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再滴入碳酸鉀溶液,有氣泡逸出,繼續(xù)滴加碳酸鉀溶液至恰好無氣泡時,共消耗碳酸鉀溶液V2mL。

          小明同學的判斷:小江的實驗說明能用碳酸鉀溶液來驗證;小偉的實驗還不能,需再做一個實驗才能說明。

          【實驗并判斷】另取一支試管,加入2mL稀硫酸,                                                                                                        

                                                                                    (寫出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判斷依據(jù))。

           【結(jié)    論】能用碳酸鉀溶液驗證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

           【反    思】在小江的實驗中,碳酸鉀溶液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僅是反應(yīng)物    B.相當于指示劑    C.作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