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各選項與如圖所示曲線相符的是
選項 | 橫坐標 | 縱坐標 |
A | 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加入鋅粉的質(zhì)量 | 溶液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 |
B | 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受熱 | 固體中錳元素的質(zhì)量 |
C |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zhì)量 | 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 |
D | 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的質(zhì)量 | 溶液中總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A、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加入鋅粉,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隨著加入鋅粉的質(zhì)量的增加,溶液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應減小,但溶液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不是能從0開始,故A錯誤;
B、高錳酸鉀固體受熱分解生成了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錳元素的質(zhì)量不變,故B錯誤;
C、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zhì)量,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的反應生成了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隨著加入碳酸鈉量的逐漸增大,沉淀的質(zhì)量逐漸增大,然后不變,故C正確;
D、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逐漸增大,然后不變,但是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能從零開始,故D錯誤。
故選: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學生在野炊時用石灰石堆成簡易灶臺做飯.野炊后有同學從灶臺內(nèi)側敲下幾小塊石片,帶同實驗室研究其在灼燒過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質(zhì)生成.請你參與此項研究.
(1)根據(jù)你的知識和經(jīng)驗提出假設:反應中可能有__________生成,支持這個假設的依據(jù)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設計實驗驗證假設: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研究某塊石片中參加反應的碳酸鈣質(zhì)量,請你再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寫出簡要實驗步驟,不要求具體計算):
步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如圖表示一定質(zhì)量的
和
固體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變量
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縱坐標表示的是( )
A.固體中氯酸鉀的質(zhì)量B.生成的質(zhì)量
C.固體中的質(zhì)量D.固體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G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D、G是單質(zhì),其他是化合物。C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F的水溶液呈藍色,G是目前產(chǎn)量最大的金屬,圖中“一”表示相連的物質(zhì)兩兩之間可以發(fā)生反應,“→”表示由某一物質(zhì)可制得另一物質(zhì)(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物質(zhì)C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圖中涉及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圖中涉及________種。
(3)G在D中反應時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中,沒有正確體現(xiàn)對比這種科學思想的是( )
A.探究二氧化碳的含量
B.食鹽溶液的配制
C.探究溶劑種類對物質(zhì)溶解性的影響
D.探究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學習了化學之后,發(fā)現(xiàn)生活中“吃、穿、住、用、行”處處離不開化學.
(1)小明家使用的水屬于硬水,媽媽應該采取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小華每天騎自行車上學,自行車支架一般采取的防銹措施是________ 。
(3) 用漁網(wǎng)撈魚是利用了化學上_________的原理。(填一種操作方法)
(4)大豆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葉片邊緣發(fā)黃的癥狀,應補充的化肥種類是_____;
(5)“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有吃粽子的習俗,粽子中的糯米為人體提供主要的營養(yǎng)素是_____;
(6)合成橡膠廣泛應用于國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舉出它的一個優(yōu)點_____;
(7)“衣”:某品牌男上衣服標簽上標著“80%毛、20%氨綸”,氨綸屬于________纖維(填“合成”或“天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鑒別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同學們進行了探究實驗。分別取兩種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鈣溶液,觀察到其中一支試管中出現(xiàn)白色渾濁。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燒杯中,發(fā)現(xiàn)廢液變渾濁,同學們對廢液進行了過濾,并對濾液的成分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中除水外還含有哪些物質(zhì)?
[猜想]A可能含有氫氧化鈉、氯化鈉和氯化鈣;
B可能含有氫氧化鈉、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鈣;
C可能含有氫氧化鈉、氯化鈉。
你認為還可能是含有_______(寫出一種猜想)。
[討論]你認為猜想________(填字母代號)不合理,請說明理由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設計]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正確。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許濾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_______ | _______ | 猜想正確 |
[反思交流]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zhì)的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是否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化學反應化學方程式
(1)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_____;
(2)氧化鈣加入水中_____;
(3)甲烷在空氣中燃燒_____;
(4)鋁與硫酸銅溶液反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從海水中提取出含MgCl2、KCl兩種物質(zhì)的混合物,為了測定其中K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現(xiàn)進行如下測定:取混合樣品10.0g,向其中加入100g水,完全溶解后,分5次滴加KOH溶液,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KOH溶液的質(zhì)量關系如下表所示。
次數(shù)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滴加KOH溶液的質(zhì)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g | 0.725 | 1.450 | 2.175 | 2.900 | 2.900 |
(1)通過表格可知,第 次滴加KOH溶液剛好完全反應。
(2)求反應后最終得到的混合溶液中K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精確到0.01%)
(3)請在坐標圖中畫出沉淀質(zhì)量和加入KOH溶液質(zhì)量的關系圖。
(4)若用一定濃度的AgNO3溶液代替KOH,通過消耗硝酸銀溶液質(zhì)量來測定K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測定值將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