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是一門研究“變化的學問”,生活中充滿著變化,下列“變”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葡萄“變”美酒B.礦石“變”生鐵
C.鐵杵“變”細針D.黏土“變”陶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圖中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
(1)甲是蒸發(fā)溶液的實驗,儀器a的名稱是 , 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
(2)乙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燒,而打開后,白磷燃燒。比較活塞打開前后的現(xiàn)象,說明白磷燃燒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稀鹽酸做中和反應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一定量稀鹽酸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此時,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1)Ⅰ.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Ⅱ.探究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作出了猜想,請你補充丁同學的猜想。
同學甲:可能是CaCl2和Ca(OH)2; 同學乙:可能只有CaCl2;
同學丙:可能是CaCl2、HCl和Ca(OH)2 同學。嚎赡苁。
你認為該小組同學的猜想中不需做實驗就可以否定的是。
(3)【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實驗1 | 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 | 同學甲猜想不正確 | |
實驗2 | 另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 先有 , 后有。 | 同學丁猜想正確 |
(4)【反思與拓展】
①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②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否含有Ca(OH)2 , 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質單獨使用也能完成該實驗?(填序號)
a.pH試紙 b.銅 c.二氧化碳 d.氧化銅
(5)Ⅲ.取10g燒杯中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3%的碳酸鈉溶液,同時充分攪拌。測得溶液pH與加入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①由圖可知,當碳酸鈉溶液質量加到 g時,溶液中鹽酸恰好反應完;
②原燒杯溶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I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只略去反應①的部分產(chǎn)物)。其中B是紫紅色金屬;D、F為黑色固體;H為實驗室中最常見的無色無味液體。
請回答:
(1)若A在常溫下為固體,則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 下圖所示的儀器中,可用作該反應發(fā)生裝置的是(填字母);若A 在常溫下為液體,則A的化學式為 , 反應①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B位于鐵的(填“前面”或“后面”)。若要證明,所需試劑有:B的單質、鐵的單質和(只填一種)。
(3)G的化學式為 , 它不具有的性質有(填字母)。
A.酸性 B.還原性 C.毒性 D. 助燃性
(4)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鋅和稀硫酸制取氫氣.向氣體發(fā)生裝置中加入一定量鋅粒,將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產(chǎn)氣體的質量如下表.
次數(shù)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加入稀硫酸質量/g | 10 | 10 | 10 |
生成氫氣質量/g | 0.04 | 0.04 | 0.02 |
(1)共制得氫氣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物質的溶液,能分別和鹽酸、稀硫酸、氯化銅溶液反應并可觀察到不同現(xiàn)象的是( 。
A.Na2CO3B.Ba(OH)2
C.Na2SO4D.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一種健康、環(huán)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為中符合該理念的是
A.就地焚燒秸稈,增加田間肥料
B.推廣使用一次性筷子,減少疾病傳染
C.對廢舊電池座深埋處理,消除其污染
D.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