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5分)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混合而成。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1)由實驗①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2)由實驗②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3)白色沉淀D為 ,寫出實驗③的總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 。

          4)根據(jù)整個實驗還可推斷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 。

          【答案】1)CuSO4

          2)CaCO3

          3)BaCO3 BaCl2+2NaOH+CO2=BaCO3↓+2NaCl+H2O

          4)Na2SO4

          【解析】

          試題分析:于硫酸銅溶于水變?yōu)樗{色溶液,而經(jīng)過實驗①得到無色溶液,故1)由實驗①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銅;

          2)由實驗②知道沉淀全部溶解與稀鹽酸,說明沉淀不是硫酸鋇,而是碳酸鈣,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鈣;無色溶液B中通入二氧化碳產(chǎn)生白色沉淀,故溶液B 中含有鋇離子,

          3)白色沉淀D為碳酸鋇,實驗③的總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BaCl2+2NaOH+CO2=BaCO3↓+2NaCl+H2O;

          4)根據(jù)整個實驗還可推斷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A.中子數(shù) B.質(zhì)子數(shù) C.核外電子數(shù) D.最外層電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黑色粉末在不同條件下分別與氧氣反應(yīng),生成甲、乙兩種氣體,此粉末是

          A.氧化銅 B.木炭粉 C.二氧化錳 D.四氧化三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現(xiàn)有甲、乙、丙、X、Y、Z六種物質(zhì),其中連線兩端的甲、乙、丙溶液兩兩之間能發(fā)生反應(yīng);X、Y、Z之間只通過一步反應(yīng)就能實現(xiàn)如箭頭所指方向的轉(zhuǎn)化.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組物質(zhì)是

          X

          Y

          Z

          A

          HCl

          NaOH

          Na2CO3

          Cu

          CuO

          CuSO4

          B

          HCl

          BaOH)2

          Na2CO3

          H2O2

          H2O

          O2

          C

          H2SO4

          NaOH

          K2CO3

          C

          CO

          CO2

          D

          H2SO4

          BaOH)2

          K2CO3

          CaO

          CaOH)2

          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溫度下,向足量的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加入1.06 g無水碳酸鈉,攪拌靜置后,最終所得晶體的質(zhì)量是( )

          A.等于1.06 g B.等于2.86 g C.大于2.86 g D.大于1.06 g,小于2.8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3分)圖為CO2參與的一種“碳轉(zhuǎn)化”。

          1)關(guān)于圖中“碳轉(zhuǎn)化”,下列說法一定不正確的是 。

          A.一定是化學(xué)變化 B.碳元素的化合價一定不變

          C.可以緩解溫室效應(yīng) D.實現(xiàn)碳資源的有效循環(huán)

          2)CO2H2在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可以轉(zhuǎn)化為化工原料乙烯C2H4),請將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補充完整:2CO2+ 6H2 C2H4+ 4 。

          3)CO2通入Na2CO3溶液中只生成NaHCO3,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是( )

          A.Fe B.Na C.Al D.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化學(xué)實驗中常見的幾種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

          2利用上述 裝置的組合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xué)方程式 ,用此裝置還可以制取初中常見的氣體 ,

          寫出實驗室用此裝置制取該氣體的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 。

          3某同學(xué)欲收集一種難溶性的氣體,且E裝置可以替代D裝置來收集該氣體,請簡述該同學(xué)使用E裝置來收集該氣體的兩種方法: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某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下三個實驗來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

          【設(shè)計并實驗】

          實驗一:將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和鐵釘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記錄所稱的質(zhì)量。然后將鐵釘浸到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xiàn)象。待反應(yīng)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改變時,將盛有反應(yīng)后物質(zhì)的燒杯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記錄所稱的質(zhì)量。

          實驗二:將盛有稀硫酸的燒杯和鎂條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然后將鎂條浸到稀硫酸中,觀察現(xiàn)象。待反應(yīng)一段時間后不再放出氣泡時,將盛有反應(yīng)后物質(zhì)的燒杯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記錄所稱的質(zhì)量。

          實驗一和實驗二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

          實驗一

          實驗二

          反應(yīng)前/g

          118.4

          112.6

          反應(yīng)后/g

          118.4

          112.4

          實驗三:用細線系住銅棒中點使之平衡,然后在銅棒一端用酒精燈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銅棒的平衡情況是

          【分析與討論】

          (1)在這三個實驗中,你認為:實驗 正確反映了反應(yīng)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zhì)量關(guān)系,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化學(xué)反應(yīng)中生成物的總質(zhì)量與反應(yīng)物的總質(zhì)量相等,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結(jié)論正確的理由是

          (2)另外兩個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化學(xué)反應(yīng)中生成物的總質(zhì)量與反應(yīng)物的總質(zhì)量不相等,你認為導(dǎo)致這一結(jié)論錯誤的原因是 (只寫其中一個實驗的原因即可)。

          【實驗反思】小組成員從不能正確反映反應(yīng)物和生成物之間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兩個實驗中,找出了實驗設(shè)計中的不當之處,并達成了以下共識:設(shè)計實驗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時,對于有空氣中的氣體(成分)參與或有氣體生成的化學(xué)反應(yīng),一般應(yīng)使反應(yīng)在 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