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試依據(jù)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氯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Y=___________(填數(shù)值),它與鈉元素組成的物質是由___________構成(填“分子”、“分子”或“離子”).
(2)硫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Z=___________,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個電子層,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______(填“得”、“失”)電子,形成___________離子(填“陽”、“陰”),離子的符號是___________.
(3)鈣元素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體內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該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則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___________,它的原子與___________元素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
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
(2)步驟②集氣瓶中的現(xiàn)象是 ,其反應化學表達式為 ,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 。
(3)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 (填“易”或“難”)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 (填“活潑”或“不活潑”)的結論。
(4)若將紅磷換成炭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水曬鹽提取食鹽晶體后留下的母液叫鹵水,鹵水中除含NaCl外,還含有MgCl2、MgSO4等物質.它們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MgSO4
B.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不斷增大
C.將鹵水加熱到80℃以上蒸發(fā)水分,逐漸析出的晶體是NaCl和MgSO4
D.20℃時,向40gNaCl固體和40gMgCl2固體中分別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兩種溶液均能達到飽和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圖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huán)圖.
①從宏觀角度看,圖1中三種物質的組成中都含有___________,從微觀角度看,圖1中三種物質都是由___________構成的.
②試寫出圖1中實現(xiàn)b轉化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表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試寫出相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BaCl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進行如下實驗:取104g該溶液于燒杯中,加入1g稀硝酸溶液酸化,無任何現(xiàn)象,然后將3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硫酸溶液分三次加入,每次充分反應后過濾、稱量(實驗中物質的質量損失忽)不計),數(shù)據(jù)如表: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加入硫酸溶液的質量/g | 10 | 10 | 10 |
過濾后溶液的質量/g | 105 | 105 | 111.7 |
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BaCl2+H2SO4═BaSO4↓+2HCl)
(1)該實驗過程中產生沉淀的總質量為 g.
(2)該BaCl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氨水是氨氣(化學式為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是一種常見的實驗藥品,它能使無色的酚酞溶液變成紅色。
(1)氨氣可以用氮氣和氫氣反應制得,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不要求注明條件).
(2)氨氣溶于水產生了新物質,證明方案如下(請?zhí)顚懕碇械目瞻?/span>):
實 驗 操 作 | 實 驗 現(xiàn) 象 及 結 論 |
將浸有酚酞溶液的濾紙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的氨氣的集氣瓶中。 | 無明顯現(xiàn)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入盛有干燥的氨氣的集氣瓶中。 | _______________,說明氨氣溶于水生成了新物質。 |
(3)探究分子運動的實驗:如圖所示,將滴有酚酞試液的濾紙放在試管中,試管口塞上一團脫脂棉。
① 用儀器A吸取濃氨水,滴在脫脂棉上(10~15滴)。A的名稱是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_。
② 實驗中可以觀察到:酚酞試液從 往 依次變紅,這說明了___ ____。(用分子的觀點解答)
③ 實驗中,往往在試管下放一張白紙,白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④ 某同學做此實驗時,發(fā)現(xiàn)濾紙條上沒有變色,而試管口的脫脂棉卻變成了紅色,導致這種現(xiàn)象產生的錯誤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一段時間后,脫脂棉上的紅色又變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在馬老師的指導下,借助紫甘藍汁液進行中和反應實驗。
【演示實驗】取少許久置的NaOH溶液,并滴入幾滴紫甘藍汁液(溶液由紫變黃);然后向黃色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溶液中冒氣泡,且溶液從下至上依次呈現(xiàn)黃色、綠色、藍色、紫色、粉紅、深紅色等,宛若彩虹、非常美麗。
探究Ⅰ.為什么反應過程中溶液里呈現(xiàn)多彩的顏色
【進行猜想】
小彤猜想:可能是反應過程中,溶液中各部位紫甘藍汁液的濃度不同。
小哲猜想:可能是反應過程中,溶液中各部位的酸堿度(pH)不同。
【實驗驗證】
(1)在小燒杯中加入少許紫甘藍汁液,然后逐漸加入適量的水,溶液始終是紫色。
(2)在另一個小燒杯中加入適量新配制的NaOH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鹽酸;及時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同時用傳感器測出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
(3)繪制溶液pH及顏色的變化圖(見下圖),讀圖可知, 的猜想是正確的。
【拓展延伸】結合下圖思考:
(1)當酸堿恰好完全中和時,溶液呈 色,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當溶液呈紅色時,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 。
探究Ⅱ.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質成分
【查閱資料】BaCl2溶液顯中性;BaCl2+Na2CO3=BaCO3↓+2NaCl。
【實驗驗證】
(1)小宇認為,因為向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時產生了氣泡,所以該溶液已變質。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變質的原因: 。
(2)小文取少量久置的NaOH溶液,滴入足量 ,產生白色沉淀;再向上層清液中滴入幾滴紫甘藍汁液,溶液顯黃色。因此,這瓶久置的NaOH溶液的溶質成分是 。
(3)小天取少量久置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足量稀鹽酸, (填“立即”或“稍后”)有大量的氣泡產生,小天據(jù)此也得出與小文相同的結論。
【評價反思】
(1)提取紫甘藍的汁液,常用酒精溶液浸泡,原因是 (填寫序號)。
①紫甘藍色素易溶于酒精 ②制得的紫甘藍汁液不易變質
(2)作為酸堿指示劑,紫甘藍汁液與石蕊試液相比,優(yōu)點明顯,它既能測出溶液的酸堿性,還能顯示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