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熱水瓶用久后,瓶膽內壁常附著一層水垢,其成份是碳酸鈣、氫氧化鎂及少量水。實驗室現(xiàn)有一瓶水垢樣品,為測定其中各成份的質量分數,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已知:
①裝置氣密性完好,A、C、D中所裝藥品均為足量;
②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
③在加熱條件下,氫氧化鎂易分解成兩種氧化物。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I.將質量為12.0g的樣品裝入裝置B的玻璃管中,連接裝置,關閉彈簧夾,加熱;
II.待樣品完全反應,先 ____(選填“打開彈簧夾緩緩通入空氣”或“熄滅酒精噴燈”);
III.實驗完畢,測得裝置C、D中質量分別增加了2.5g、3.3g;
IV.根據實驗所測數據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鈣、氫氧化鎂和水的質量分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C中所裝藥品為_____。
(2)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該水垢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
(4)裝置E的作用為_____。
(5)實驗反思:實驗步驟不變,若沒有裝置A,會導致碳酸鈣的測定結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法判斷”,下同) ;若沒有裝置E,會導致氫氧化鎂的測定結果 ____。
【答案】先打開彈簧夾緩緩通入空氣 濃硫酸(濃H2SO4) 2NaOH+CO2=Na2CO3+H2O 62.5% 吸收外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防止進入D裝置 偏大 偏小
【解析】
實驗步驟II.為防止C中液體倒吸并將產生氣體送入C、D中吸收,待樣品完全反應,先打開彈簧夾緩緩通入空氣再熄滅酒精噴燈;
(1)根據“瓶膽內壁常附著一層水垢,其成份是碳酸鈣、氫氧化鎂及少量水”和“在加熱條件下,氫氧化鎂易分解成兩種氧化物”可知,水垢加熱后產生的氣體中存在水垢中的水和氫氧化鎂分解生成的水,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裝置C中所裝藥品為濃硫酸,其作用是吸收水垢加熱后產生的水蒸氣;
(2)裝置D中氫氧化鈉和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3)根據題意可知,D中質量分別增加了3.3g是碳酸鈣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設:碳酸鈣質量為x。
x=7.5g;
該水垢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4)裝置E的作用為吸收外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防止進入D裝置;
(5)實驗步驟不變,若沒有裝置A,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會導致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偏大;若沒有裝置E,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會導致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偏大從而導致氫氧化鎂的測定結果偏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元素周期表中兩種元素的部分信息。
⑴P原子的核電荷數是__________,相對原子質量質量是__________;
⑵16號元素的名稱是_________,在化學反應中,該原子容易(填“得”或“失”)_______電子;⑶兩種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填寫化學符號或化學符號表示的意義。
化學符號 | 2Fe | ________ | _____ | |
表示意義 | __ | 三個氧分子 | 核內有____個質子 | 一個鎂離子 |
(2)從C、S、H、O、N六種元素中選擇適當的元素按要求填空。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的化學式:
①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 ②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防腐的單質___;③能形成酸雨的空氣污染物___;
④屬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月8 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走上了2017 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他60多年來帶領團隊發(fā)展了火炸藥的理論與技術,突破了多項世界性的瓶頸技術,為我國火炸藥從跟蹤仿制到進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烈性炸藥TNT (化學式為C7H5N3O6),呈黃色粉末或魚鱗片狀,難溶于水,廣泛用于開礦、修路、興修水利等。
(1)TNT屬于_____、_____(填寫“有機物”“化合物”“單質”“混合物”中兩項)。
(2)TNT中含碳、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和質量比分別為_____、_____(填最簡整數比)。
(3)TNT中,所含元素的質最分數最大的是元素_____(填元素名稱),該元素的質量分數是_____(精確到0.1%)。
(4)下列描述中僅體現(xiàn)TNT物理性質的是:_____(填序號)。
①黃色粉末或魚鱗片狀
②難溶于水
⑧性質穩(wěn)定,不易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達不到實驗目的是( )
A. 用圖1所示裝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氣體
B. 用圖2所示的裝置加熱蒸發(fā)NaCl飽和溶液制備NaCl晶體
C. 用圖3所示裝置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D. 在實驗室中,用圖4所示裝置除去少量河水中的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敘述、對應方程式、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 。
A. 硝銨不能和熟石灰混用: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復分解反應
B. 赤鐵礦煉鐵:置換反應
C. 葡萄糖在人體中氧化:氧化反應
D. 比較鐵和銀的金屬活動性:Fe+2AgCl=FeCl2+2Ag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幾項基本實驗操作的示意圖
(1)A儀器的名稱是_____。
(2)B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儀器的組裝順序是_____(填序號)。
①鐵圈 ②蒸發(fā)皿 ③酒精燈
(3)C裝置可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當緩慢向外拉動活塞時,如果觀察到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實驗所示是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研究
(1)滴加稀鹽酸前。燒杯中溶液呈_____色。隨著稀鹽酸不斷滴入溶液呈無色。為探究反應后稀鹽酸是否過量,可選用的試劑有_____(填選項,多選)
A Ca(OH)2 B 鋅粒 C 碳酸鈉 D 紫色石蕊溶液
(2)隨著鹽酸不斷滴入,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隨著鹽酸不斷滴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變化如坐標圖2所示,根據圖象可以判斷中反應是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4)圖2中c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_;b點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有_____;
(5)圖3是NaOH和稀HCl反應的示意圖,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為_____。從該圖可以看出,反應前后微粒數目減少的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實驗進行改進,如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已知,試管體積為100ml,實驗前注射器活塞停在30ml處,實驗后注射器如圖Ⅱ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Ⅰ實驗中,進入水的體積不到瓶中空氣體積的,可能是由于點燃紅磷后,塞回到集氣瓶時瓶塞沒有塞緊
b.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c.注射器活塞實驗前也可停留在0ml處
d.由實驗Ⅱ得出的數據是:氧氣占空氣體積的15%
e.實驗中可以看到注射器活塞先向右,后向左移動
A. abdB. abC. abeD. a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