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含有Na2S、Na2SO3、Na2SO4的混合物,經(jīng)測定含硫25.6%,則此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1. A.
            12.8%
          2. B.
            30%
          3. C.
            37.6%
          4. D.
            51.2%
          C
          分析:根據(jù)所給物質(zhì)的化學式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三種物質(zhì)中,鈉元素與硫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1,也就是鈉元素和硫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定值,從而確定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解答:在這三種物質(zhì)中,鈉元素與硫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1,也就是鈉元素和硫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定值:,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25.6%,則鈉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8%,故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25.6%-36.8%=37.6%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混合物中某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求算,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物質(zhì)中元素的固定質(zhì)量比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guān)化學觀念或認識不正確的是


          1. A.
            化學反應的過程是生成新物質(zhì)和釋放能量的過程
          2. B.
            組成物質(zhì)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樣性的物質(zhì)
          3. C.
            控制化學反應條件就能控制化學反應,控制燃燒的條件就能控制燃燒
          4. D.
            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取決于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根據(jù)圖1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的名稱:b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發(fā)生裝置和氣體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下同)
          (3)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的混合物來制取氨氣,實驗室制取氨氣的發(fā)生、干燥、收集裝置應分別選用(填序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2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先打開K1,關(guān)閉K2和K3,從長頸漏斗向A 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此時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打開K1的目的是________.
          ②然后關(guān)閉K1和 K3,打開K2,將膠頭滴管中的濃氫氧化鈉溶液擠入錐形瓶中.稍后打開K3,此時裝置C和D中的現(xiàn)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木糖醇是一種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1)木糖醇的化學式為C5H12O5,它是由________種元素組成的,其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
          (2)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據(jù)圖回答:
          ①30℃時,木糖醇的溶解度________蔗糖的溶解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60℃時,向l00克水中加入8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該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1. A.
            凡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2. B.
            室內(nèi)起火應打開門窗,把產(chǎn)生的煙霧引出
          3. C.
            氫氣是最清潔的能源
          4. D.
            通過化學反應能把銅變成金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08年9月,中國爆發(fā)三鹿嬰幼兒奶粉受污染事件,導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嬰幼兒產(chǎn)生腎結(jié)石病癥,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化學式為C3N6H6),關(guān)于三聚氰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A.
            三聚氰胺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6g
          2. B.
            三聚氰胺分子中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66.7%
          3. C.
            三聚氰胺中碳、氮、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3:6:6
          4. D.
            三聚氰胺是由C、N、H三種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丁酸乙酯(C6H12O2)是一種無色具有菠蘿香味的液體,常用作食品、飲料的添加劑.以下關(guān)于丁酸乙酯的敘述正確的是


          1. A.
            丁酸乙酯中含有20個原子
          2. B.
            1.204×l023C6H12O2含有1.2mol碳原子
          3. C.
            0.5molC6H12O2中含有1mol氧分子
          4. D.
            C6H12O2中C、H、O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3: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在燃燒匙內(nèi)盛過量紅磷,點燃后立即插入充滿空氣的集氣瓶中,塞緊橡皮塞,待紅磷火焰熄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后,再打開止水夾.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紅磷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__;該實驗中紅磷要過量,目的是________.
          (2)上述實驗現(xiàn)象是:①________;②燒杯中的水倒吸進集氣瓶.產(chǎn)生現(xiàn)象②的原因是(填序號)________
          A.集氣瓶內(nèi)外存在溫度差B.集氣瓶內(nèi)外存在液面差C.集氣瓶內(nèi)外存在壓強差
          (3)若將紅磷換成炭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閱讀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問題.
          臭氧(O3)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有魚腥味的氣體.臭氧不穩(wěn)定,一旦受熱極易轉(zhuǎn)化成氧氣,并放出大量的熱.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氣強得多.臭氧層能吸收太陽輻射中的大量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護層.超音速飛機排出的廢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氣體,以及家用電冰箱中的制冷劑“氟里昂”等,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會使臭氧層形成空洞,從而使更多的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面,導致皮膚癌的發(fā)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設想.
          (1)臭氧(O3)是________.(填“單質(zhì)”、“化合物”或“混合物”)
          (2)臭氧轉(zhuǎn)化為氧氣是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者“化學”)
          (3)臭氧的物理性質(zhì)是________;化學性質(zhì)是________.(各回答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