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請你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b________.
          (2)在初中可同時用來制取O2、CO2和H2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填字母).
          (3)實驗室常用亞硫酸鈉(Na2SO3)固體和濃硫酸反應生成不穩(wěn)定的亞硫酸(H2SO3)分解而制得SO2.已知SO2是一種沒有顏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常溫下在空氣中不反應.
          ①制取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②收集SO2的實驗裝置為________;
          ③為避免SO2對環(huán)境的污染,常用NaOH溶液來處理尾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4)某化學興趣小組用B、F裝置制取并檢驗二氧化碳.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試管里產(chǎn)生大量的白色沉淀,然而繼續(xù)通入一段時間的二氧化碳后,發(fā)現(xiàn)沉淀溶解變成澄清溶液.為了確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組的同學進行了相關探究.
          [提出問題]沉淀為什么能溶解變成澄清溶液?
          [查閱資料]碳酸鹽溶于酸,碳酸氫鈣[Ca(HCO32]溶于水.
          [猜想與假設]①溶液呈酸性;  ②反應生成了碳酸氫鈣.
          [實驗與結論]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實驗Ⅰ:把一小片pH試紙放在一塊干凈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沉淀溶解后的澄清溶液沾在試紙上,把試紙呈現(xiàn)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測得被測液
          pH=8
          猜 想①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實驗Ⅱ: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加入________.有氣體產(chǎn)生猜想②成立.
          通過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會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鈣.
          [交流與反思]從探究中你得到的啟示或感受是________.

          解:(1)錐形瓶是常用的反應容器,故答案為:錐形瓶
          (2)如果用雙氧水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也不需要加熱;故答案為:B
          (3)亞硫酸鈉固體和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和二氧化硫,配平即可;SO2是一種沒有顏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常溫下在空氣中不反應,因此二氧化硫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Na2SO3+H2SO4=Na2SO4+H2O+SO2↑;C
          (4)用pH試紙檢驗,測得被測液pH=8,因此猜想一不成立;另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產(chǎn)生,猜想②成立;因此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的好方法.故答案為:不成立;稀鹽酸;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的好方法
          分析: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亞硫酸鈉固體和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和二氧化硫,配平即可;SO2是一種沒有顏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常溫下在空氣中不反應,因此二氧化硫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及[Ca(HCO32]溶于水,溶液的酸堿度的測定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還要根據(jù)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及[Ca(HCO32]溶于水,考查同學們進行分析解題的能力;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wǎng)“嫦娥一號”的成功發(fā)射,使全國人民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下列航天技術中的化學短文并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19時10分,“嫦娥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下圖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標志圖案.它以中國書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輪圓月,一雙腳印踏在其上,象征著月球探測的終極夢想.整體圖形由一弧兩點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時代表“繞”、“落”、“回”三步走戰(zhàn)略,此作品中國的意味十足,簡潔而明朗,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完美結合.
          材料二:人類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離不開淡水和氧氣,而月球上既沒有水又沒有空氣.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月球的沙土中含有豐富的含氧鈦鐵礦,成分為TiO2、Fe2O3的混合物,將這些礦石利用CO來還原提煉單質(zhì)鈦和鐵,若用氫氣還原,可以得到淡水.將這些礦石通電,還可以從中分離出氧氣.
          請你從化學視角來見證這一偉大時刻:
          (1)據(jù)了解,發(fā)射前8h開始加注火箭第三級使用的燃料液氫和液氧.其中液氧的主要作用是
           
          ,液氫的主要作用是
           
          ,液氫的使用大大減輕了發(fā)射的質(zhì)量,其原因主要是
           
          .寫出液氫燃燒方程式
           

          (2)從鐵生銹條件來分析,月球上鐵制品
           
          (填“易”或“不易”)生銹,原因是:
           

          (3)現(xiàn)利用CO來還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煉單質(zhì)鈦和鐵,裝置如圖所示,試回答:
          精英家教網(wǎng)
          ①寫出A中CO還原TiO2的化學方程式
           

          ②就實驗操作順序的問題兩位同學出現(xiàn)了分歧.
          小月認為先通一段時間CO排空,然后再點燃C和A中的酒精燈.小亮認為這樣做不好,他的理由是
           

          小亮認為先點燃C和A中的酒精燈,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對,她的理由是
           

          老師認為他們的反對意見都有一定道理.請你幫助這兩位同學解決他們的困難,你的辦法是
           
           

          (4)小勇同學進一步探究鈦鐵礦中Fe2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取10g鈦鐵礦樣品進行實驗,待完全反應后,用磁鐵吸引鐵粉,并稱得鐵粉的質(zhì)量為5.6g,試求算鈦鐵礦中Fe2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嫦娥一號”的成功發(fā)射,使全國人民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下列航天技術中的化學短文并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19時10分,“嫦娥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圖2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標志圖案.它以中國書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輪圓月,一雙腳印踏在其上,象征著月球探測的終極夢想.整體圖形由一弧兩點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時代表“繞”、“落”、“回”三步走戰(zhàn)略,此作品中國的意味十足,簡潔而明朗,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完美結合.
          精英家教網(wǎng)
          材料二:人類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離不開淡水和氧氣,而月球上既沒有水又沒有空氣.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月球的沙土中含有豐富的含氧鈦鐵礦,成分為TiO2、Fe2O3的混合物,將這些礦石利用CO來還原提煉單質(zhì)鈦和鐵,若用氫氣還原,可以得到淡水.將這些礦石通電,還可以從中分離出氧氣.
          ①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鐵、金、銀、鉛等多種金屬礦物顆粒.若從鐵、金Au、銀、鉛Pb混合金屬中回收某些金屬,將混合金屬放入足量的鹽酸中充分反應,然后過濾,剩余的固體中可能回收得到的金屬組合是
           

          A、Fe、Pb    B、Au、Fe    C、Ag、Au  D、Pb、Ag
          ②據(jù)科學家預測,月球的土壤中吸附著百萬噸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質(zhì)子數(shù)為2、中子數(shù)為1,每百噸氦(He-3)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目前人類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關于氦(He-3)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3   B、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2
          C、原子結構示意圖為精英家教網(wǎng)D、原子結構示意圖為精英家教網(wǎng)
          ③“嫦娥一號”發(fā)射的火箭推進器中裝有液態(tài)肼(用A表示)和過氧化氫(H2O2),它們混合時的反應方程式為:2H2O2+A═N2+4H2O,則肼(A)的化學式為
           

          A、N2H2        B、N2H4O2    C、NH2D、N2H4
          ④從鐵生銹條件來分析,月球上鐵制品
           
          (填“易”或“不易”)生銹,原因是:
           

          ⑤現(xiàn)利用CO來還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煉單質(zhì)鈦和鐵,裝置如圖2所示,試回答:
          (1)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化學方程式(任意一個)
           

          (2)用CO還原鈦鐵礦,生成鈦和鐵的混合物,主用簡單的物理方法將兩種物質(zhì)分開
           

          (3)就實驗操作順序的問題兩位同學出現(xiàn)了分歧.小月認為先通一段時間CO排空,然后再點燃C和A中的酒精燈,小亮認為這樣做不好,他的理由是
           
          ;
          小亮認為先點燃C和A中的酒精燈,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對,她的理由是
           
          .老師認為他們的反對意見都有一定道理.請你幫助這兩位同學解決他們的困難,你的辦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東臺市模擬)鐵是容易生銹的金屬,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設備和材料相當于年產(chǎn)量的20%~40%.

          (1)同學們用圖1所示裝置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將干燥的氧氣通入A、B瓶內(nèi),大約經(jīng)4~5min,A處的鐵絲依然光亮,而B處的鐵絲表面變暗,C中鐵絲依然光亮.A、B進行對比,現(xiàn)象不同,說明鐵生銹與
          氧氣和水
          氧氣和水
          有關.B、C處的現(xiàn)象對比說明,決定鐵生銹快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
          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2)下列方法不能除去鐵制品表面鐵銹的是
          A
          A

          A.用氫氧化鈉溶液浸泡      B.用稀鹽酸浸泡      C.用砂紙打磨       D.用廁所清潔劑(pH=1)洗
          (3)請你列舉一種防止鐵生銹的措施
          保持表面干燥、涂保護膜、制成合金
          保持表面干燥、涂保護膜、制成合金

          (4)實驗室內(nèi)將鐵銹再生為鐵,可利用圖2所示裝置,請回答:
          ①實驗前應該先通入CO,后加熱,其目的是
          排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
          排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fā)生爆炸

          ②在裝置b處再放置一盞燃著的酒精燈,其目的是
          點燃沒有反應的CO,防止污染空氣
          點燃沒有反應的CO,防止污染空氣

          ③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再生為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Fe2O3+3CO
           高溫 
          .
           
          2Fe+3CO2
          Fe2O3+3CO
           高溫 
          .
           
          2Fe+3CO2

          (5)學校實驗室從校辦廠拉回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廢液,同學們想從中回收金屬銅和硫酸亞鐵晶體,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結合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步驟①中,金屬X是
          Fe
          Fe
          ,?步驟②中,加入過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將金屬混合物中的鐵全部轉(zhuǎn)化為硫酸亞鐵
          將金屬混合物中的鐵全部轉(zhuǎn)化為硫酸亞鐵
          ,證明步驟②中硫酸已過量的以下方法合理的是
          B
          B

          A.加入硫酸后,立即測出溶液的pH小于7   
          B.充分反應后,取少量溶液加鐵時有氣泡產(chǎn)生
          C.充分反應后,取少量溶液滴加氯化鋇溶液時有沉淀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通過一年的化學學習,你已經(jīng)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規(guī)律,請你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a.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①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②
          鐵架臺
          鐵架臺

          b.曉杰同學想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B
          B
           (填序號,下同),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c.曉海經(jīng)查閱資料,得知乙炔(C2H2)氣體可用水和CaC2固體反應制。畬懗鲈摲磻幕瘜W方程式為
          2H2O+CaC2═C2H2↑+Ca(OH)2
          2H2O+CaC2═C2H2↑+Ca(OH)2
          .在制取的乙炔氣體中常含有酸性雜質(zhì)氣體CO2和H2S,為除去雜物,得到純凈干燥的乙炔氣體,裝置連接順序為:A→
          G
          G
          C
          C
          →F.
          (2)過氧化鈉是化學中常見的一種藥品,它是淺黃白色顆粒粉末.在空氣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與水中能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過氧化氫,方程式:Na2O2+2H2O=2NaOH+H2O2,過氧化氫又能分解放出氧氣.
          a.區(qū)分水和過氧化氫的實驗方法是:
          加二氧化錳粉末,觀察是否有氣泡放出
          加二氧化錳粉末,觀察是否有氣泡放出
          ,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b.某同學為了證明過氧化鈉加入水中生成了氫氧化鈉,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溶液先變紅后褪為無色,請你對此現(xiàn)象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什么導致溶液先變紅再褪色?
          猜想與假設:
          猜想1:甲同學“可能是無色酚酞溶液變質(zhì)導致溶液褪色”;
          猜想2:乙同學“可能是生成的過氧化氫使溶液褪色”.
          實驗與結論:
          ①甲同學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學的反對,因為
          若酚酞溶液變質(zhì),則溶液不會變紅
          若酚酞溶液變質(zhì),則溶液不會變紅
          ;
          ②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乙同學設計了以下方案并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稀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滴加1-2滴酚酞試液,變紅后
          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觀察現(xiàn)象
          溶液依然為紅色
          不是生成的過氧化氫使溶液褪色
          不是生成的過氧化氫使溶液褪色
          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不同的猜想嗎?
          猜想3:
          可能是過氧化氫分解的氧氣使溶液褪色或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
          可能是過氧化氫分解的氧氣使溶液褪色或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

          方案3: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原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觀察現(xiàn)象
          取少量原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觀察現(xiàn)象
          (1)變回紅色
          (2)依然無色
          (1)變回紅色
          (2)依然無色
          (1)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導致溶液顏色褪去
          (2)溶液顏色褪去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無關
          (1)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大導致溶液顏色褪去
          (2)溶液顏色褪去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鐵是容易生銹的金屬,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設備和材料相當于年產(chǎn)量的20%~40%.

          (1)同學們用圖1所示裝置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將干燥的氧氣通入A、B瓶內(nèi),大約經(jīng)4~5min,A處的鐵絲依然光亮,而B處的鐵絲表面變暗,C中鐵絲依然光亮.A、B進行對比,現(xiàn)象不同,說明鐵生銹與  有關.B、C處的現(xiàn)象對比說明,決定鐵生銹快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 

          (2)下列方法不能除去鐵制品表面鐵銹的是  

          A.用氫氧化鈉溶液浸泡      B.用稀鹽酸浸泡      C.用砂紙打磨       D.用廁所清潔劑(pH=1)洗

          (3)請你列舉一種防止鐵生銹的措施  

          (4)實驗室內(nèi)將鐵銹再生為鐵,可利用圖2所示裝置,請回答:

          ①實驗前應該先通入CO,后加熱,其目的是  

          ②在裝置b處再放置一盞燃著的酒精燈,其目的是  

          ③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再生為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5)學校實驗室從校辦廠拉回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廢液,同學們想從中回收金屬銅和硫酸亞鐵晶體,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結合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步驟①中,金屬X是 ,步驟②中,加入過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證明步驟②中硫酸已過量的以下方法合理的是  

          A.加入硫酸后,立即測出溶液的pH小于7  

          B.充分反應后,取少量溶液加鐵時有氣泡產(chǎn)生

          C.充分反應后,取少量溶液滴加氯化鋇溶液時有沉淀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