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0 g稀硫酸和4.8 g鎂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是多少?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來水消毒過程中常會發(fā)生如下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下圖表示:
(1)寫出E的化學式__________
(2) D物質中中氫、氯、氧原子個數比是____________
(3)ClO2讀作________,ClO2是否是氧化物 _______(填“是”或“不是”);
(4)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價;
(5)分析以上微觀變化過程,你能總結出的一條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學生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車,請完成下列各題:
(1)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有________(選一種物質,填序號)。
(2)車輪的鋼圈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生銹實質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水和________發(fā)生了緩慢氧化而造成的;用稀硫酸除鐵銹(Fe2O3)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請說出一種常用的防止鐵生銹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3)利用鐵生銹的原理在食品工業(yè)上還有應用。如“納米鐵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鮮,稱之為“雙吸劑”,它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若用化學方法檢驗使用一段時間的雙吸劑是否完全失效,寫出檢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環(huán)境保護,以人為本”從2000年6月起,新調整的空氣質量指標中指出,影響空氣質量的一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
B.二氧化硫、氧氣、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氮氣、氧氣
D.二氧化氮、氮氣、可吸入顆粒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化學科學研究內容的是( )
A. 尋找新的性能良好的材料 B. 治理環(huán)境污染
C. 開發(fā)新能源 D. 研究質子、中子的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各個領域中用途廣泛。
(1)我國第四套人民幣硬幣從1999年開始發(fā)行,一元為鋼芯鍍鎳(Ni),五角幣為鋼芯鍍銅合金,一角幣為鋁合金或不銹鋼。選擇鑄造硬幣的材料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________。
A.金屬的硬度 B.金屬的導電性
C.金屬的耐腐蝕性 D.金屬價格與硬幣面值的吻合度
(2)在“南海一號”打撈出來的文物中,“金龍紋手鐲”光彩奪目,完好無損;銅鏡表面有銅銹;鐵器則銹跡斑斑,殘存很少。這說明金、銅、鐵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
(3)在質量相等、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生成氫氣質量(m)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A表示鋅和稀硫酸的反應曲線
②反應結束后消耗兩種金屬的質量相等
③反應結束后稀硫酸都沒有剩余
④反應結束后兩種金屬一定都有剩余
⑤反應結束后生成的氫氣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潔凈的塑料瓶從河中取一定量的水樣,然后進行如下研究分析:
(1)將渾濁的河水樣品倒入燒杯中,加入明礬粉末,攪拌、溶解后靜置片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空塑料瓶做簡易凈水器,如圖所示,請你幫助他繼續(xù)設計放置小卵石、活性炭、石英砂三種材料的位置,以獲得較好的凈水效果.
你設計的結果是: ①為___________ ,②為___________ ,③為____________ .
(3)通過以上兩步實驗,得到了較為純凈、澄清的水,要想飲用,還需要最關鍵的一步是____________ ,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對于上述操作得到的水的硬度,大家產生了爭執(zhí),一部分同學認為是硬水,一部分同學認為是軟水.請你設計實驗幫他們進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品紅滴入熱水和冷水中,實驗現象如下表所示:
實驗過程 | 冷水 | 熱水 |
開始 | 紅色擴散較慢 | 紅色擴散較快 |
長久放置 | 最終成為紅色均勻、透明的液體 |
依據此實驗現象,下列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 分子間有間隔
C. 分子總是在不停的運動著
D. 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