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不純的燒堿樣品中含有Na2CO33.8%、Na2O5.8%、 NaOH90.4%, 取M克樣品,溶于質量分數為14.6%的鹽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來中和剩余的鹽酸至中性.把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體質量為( )
A.23.4g
B.30.6g
C.35.7g
D.58.5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表示甲、乙兩種晶體的溶解度曲線。t1℃時,分別將20g甲、乙兩種晶體(不含結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溫到t2℃時,兩燒杯中出現圖2所示的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2℃時燒杯中乙物質形成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B.t2℃時燒杯中甲物質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約為15%
C.若改變溫度,必須降溫至t1℃以下才能將t2℃燒杯中甲的溶液轉變?yōu)椴伙柡腿芤?/span>
D.將t1℃時兩燒杯中的溶液分別升溫到t2℃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瘜W興趣小組將Cu塊加入到盛稀H2SO4溶液的試管中,Cu 塊不溶解,不發(fā)生化學反應。再向此試管中加入KNO3溶液,發(fā)現Cu塊逐漸溶解,有無色氣體產生,該氣體與空氣接觸后變成紅棕色的氣體,最后Cu塊完全溶解,變成藍色溶液。
[提出問題] Cu塊與什么物質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產生的氣體是H2嗎?
小軍同學認為產生的氣體一定不是 H2,你認為他作出此判斷的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他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 NO 是一種無色氣體,與空氣接觸后生成紅棕色的NO2氣體。請寫出此氣體顏色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一: Cu塊與KNO3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猜想二: Cu塊與K2SO4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猜想三: Cu塊與_______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解釋或結論 |
①將Cu塊加入KNO3溶液中。 | Cu塊不溶解 | 說明猜想一是錯誤的 |
②將Cu塊加入到______溶液中 | Cu塊不溶解 | 說明猜想二是錯誤的 |
③將Cu塊加入到稀HNO3溶液中 | Cu塊溶解,有無色氣體產生,該氣體與空氣接觸后變成紅棕色的氣體,溶液變成藍色 | 說明猜想三是正確的 |
[實驗結論]猜想三成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交流]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在一起進行交流。從復分解反應的角度分析,H2SO4和KNO3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Cu塊是如何與稀HNO3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呢?他們帶著這個問題去請教老師,老師告訴他們:H2SO4溶液解離出H和SO42-,KNO4溶液解離出_____, 可以間接地看成有HNO3 溶液。老師還告訴大家: Ag也能與稀HNO3溶液反應。請寫出將Ag粉加入到HCl和NaNO3混合溶液中所產生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欲測定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稱取 69g 試樣于燒杯中,加入 29.2g 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稱得燒杯內混合物的總質量為 93.8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對質量的影響)。(可能發(fā)生的反應有:K2CO3+2HCl=2KCl+H2O+CO2↑)請計算:
(1)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_____g。
(2)該草木灰試樣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防上污染,用黃銅礦(主要皮分是CuFeS2及少量含Zn的化合物)煉銅時,將產生的廢氣、廢液轉換成工業(yè)原料,設計流程如下:
(1)已知步驟①為化合反應且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則X的化學式為_____。
(2)寫出步驟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任寫一個)
(3)步驟③的操作是_____,固體B的化學式為_____。
(4)寫出固體D的一種用途:_____,濾液a和b中相同溶質的名稱為_____。
(5)若操作過程中物質的損失忽略不計,要生成2.8g B和3.2gD,則加入Zn的質量應大于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探究一固體混合物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O3、CuSO4、 BaCl2、 K2SO4、 NaCl 五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按圖所示進行實驗操作,出現的現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反應都完全進行)
試根據實驗過程和發(fā)生的現象做出判斷,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操作①所得現象,則物質中一定沒有_____。
(2)根據操作②所得現象,則物質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沒有_____。
(3)根據操作③所得現象,則物質中一定有_____。
(4)通過實驗操作④所得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溶解度曲線和A物質的部分溫度是的溶解度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溫度/℃ | 0 | 20 | 40 | 60 | |
溶解度/g | A物質 | 20 | 28 | 45 | 60 |
A. 由上圖可知,KNO3和NaCl的溶解度均大于A 物質的溶解度
B. 10℃時,將40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NaCl的不飽和溶液
C. 將30℃時NaCl、KNO3、和A物質的飽和溶液各降溫至10℃,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為:KNO3>NaCl>A
D. 20℃時,將KNO3、NaCl和A物質各30g分別配制成恰好飽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質量大小為A>KN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四個實驗方案,理論上正確,操作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是( )
A.CuCuCl2
Cu(OH)2
B.H2OO2
MgO
C.CaCO3CaO
Ca(OH)2
NaOH溶液
D.MgCl2Mg(OH)2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亮亮同學做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時,發(fā)現鎂條燃燒除生成白色固體(MgO)外,還有少量的淡黃色固體生成。這種淡黃色固體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關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將該淡黃色固體投入到盛有水的燒杯中。
(實驗現象)在該淡黃色固體與水反應的燒杯中產生了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逸出。
(教師指導)上述反應產生的白色沉淀為Mg(OH)2,生成的氣體為NH3,反應過程中每種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都不發(fā)生改變。
(問題解決)此淡黃色固體中肯定含有鎂元素和____元素,判斷的依據是__,若該物質僅由兩種元素組成,其化學式為____,此物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相關結論)空氣中氮氣(N2)和氧氣(O2)的體積比約為______,氮氣在空氣中的含量遠遠多于氧氣,但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只生成少量的淡黃色固體,由此得出的一個結論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