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在甲、乙、丙、丁四個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分別放入KN03固體,充分溶解。
溫度/℃ | t1 | t2 |
KNO3的溶解度 | 60g | 90g |
下列關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溶液質量:乙=丙<甲<丁
B. 甲、乙、丙、丁均為飽和溶液
C. 將甲升溫至t2℃,溶液質量增加
D. 將丁降溫至t1℃,沒有固體析出
【答案】C
【解析】
由題意及硝酸鉀溶解度可知,各個燒杯中溶液狀態(tài)分別為:甲為飽和溶液,溶液質量為160g且有10g剩余固體,乙為飽和溶液,溶液質量為160g 且無固體,丙為不飽和溶液,溶液質量為160g,丁為飽和溶液,溶液質量為190g且有10g剩余固體,由分析可知,
A、溶液質量關系為:甲=乙=丙<丁,故選項不正確;
B、甲、乙、丁為飽和溶液,丙為不飽和溶液,故選項不正確;
C、甲為飽和溶液,溶液質量為160g且有10g剩余固體,升高溫度,硝酸鉀繼續(xù)溶解,溶液質量增加,故選項正確;
D、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丁為t2℃的飽和溶液,將丁降溫至t1℃吋有固體,故選項不正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達州盛產(chǎn)天然氣,有“中國氣都”之稱的美譽.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chǎn)物產(chǎn)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
你認為__________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chǎn)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1)A、B裝置的順序能否顛倒?______(填“能“或“否”).
(2)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______同學猜想成立.
(3)請寫出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反思與交流):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環(huán)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是______.
D裝置后添加一大氣球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的倡議,促進了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和發(fā)展。
(1)“絲綢之路”把中國的絲綢、茶葉傳入西方,將西方的寶石傳入中國。茶葉中含有維生素C,其化學式為C6H8O6,維生素C由_____種元素組成;一個維生素C分子中含有_____氫原子。
(2)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內(nèi)容,中緬油氣管道將石油和天然氣輸入中國。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一帶一路”的倡議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深受外國人喜愛。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蘊含了許多化學知識
①春節(jié)﹣﹣喜貼春聯(lián)。用墨汁書寫的春聯(lián)能長時間保存的原因是_____。
②元宵節(jié)一一觀燈吃元宵。小芳發(fā)現(xiàn),媽媽煮元宵的天燃氣灶的火焰呈現(xiàn)黃色,鍋底出現(xiàn)黑色固體。小芳應用化學知識分析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一切生命體的最基本組成成分,人類必須愛惜水。
(1)魚兒能在水中呼吸,是因為水中溶解了一定體積的____。
(2)生活中,可用____ 來檢驗自來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3)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
(4)下列微觀示意圖中,構成水的粒子可用____(填序號)表示。
(5)水在自然環(huán)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電的條件下可以分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將A、B兩管加滿水后關閉活塞,通電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C中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
(6)氫化鈣(Ca)固體常用于登山隊員的能源提供劑,它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離不開水,我們可以從組成、結構、性質等角度認識水。
(1)組成:如圖所示電解水的實驗中,試管a、b中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該實驗證明水是由__組成的。
(2)結構:每個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構成的。
(3)性質:水能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寫出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
(1)下列金屬制品中,利用金屬導熱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鐵鍋
B.銅導線
C.黃金首飾
(2)我國濕法冶金早在西漢時期就巳開始,“曾青得鐵則化為銅”便是佐證,即將鐵浸入硫酸銅溶液得到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長時間放置,鐵、銅制品銹蝕嚴重,黃金飾品依然金光燦燦,從物質性質的角度解釋其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氧氣并進行相關實驗:
(1)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下列取用二氧化錳的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2)探宄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情況,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氧氣體積分數(shù)(%) | 30 | 40 | 60 | 70 |
帶火星的木條 | 不變 | 稍亮 | 踅燃 | 復燃 |
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
在集氣瓶中注入占其容積50%的水(如圖C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將瓶內(nèi)的水排盡,用帶火星的木條 在該集氣瓶中進行實驗,推測實驗現(xiàn)象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進行實驗。
(1)實驗1: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2)實驗2:實驗前用砂紙打磨鋁絲的目的是______。為驗證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A溶液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為無色液體,E、F、H都是固體,B、C、D、G都是氣體,E與B反應產(chǎn)生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它們的有關變化如圖所示,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fā)生轉化。請分析后回答。
(1)寫出A物質的化學式_____。
(2)D跟H反應的方程式是_____。
(3)G跟F的反應中_____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填元素符號);該反應體現(xiàn)G物質的_____(填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