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1811年由意大利化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假說: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之比,后來被科學界所承認。載人航天器工作艙中的空氣要與地球上的空氣基本一致。

          1)用微觀示意圖表示工作艙中空氣的主要成分,圖中最合理的是_____(填序號)。

          2)宇航員呼出的CO2用氫氧化鋰(LiOH)吸收,生成Li2CO3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實驗室用KMnO4制取O2 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取氧氣發(fā)生的是_____變化。

          【答案】C CO2+2LiOHLi2CO3+H2O 2KMnO4K2MnO4+MnO2+O2 物理。

          【解析】

          1)空氣中氧氣和氮氣的體積比是14,由于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之比,則氧氣和氮氣的分子之比是:14,分子是不斷運動,分子應均勻的混合在一起,用微觀示意圖表示工作艙中空氣的主要成分,圖中最合理的是C;

          2)宇航員呼出的CO2用氫氧化鋰(LiOH)吸收,生成Li2CO3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LiOHLi2CO3+H2O。

          3)實驗室用KMnO4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K2MnO4+MnO2+O2。

          4)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取氧氣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將鐵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發(fā)現生成紅色固體物質的同時有較多的氣泡放出。這一現象激發(fā)起同學們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氣體?

          (提出猜想)放出的氣體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據是:_____

          (查閱資料)SO2易溶于水,它能與NaOH 反應,生成Na2SO3

          (方案設計)依據上述猜想,實驗小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認為是O2,則檢驗方法是:_____。

          2)乙同學認為是SO2,則只需將放出的氣體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中,稱量通氣前后洗氣瓶的質量。寫出SO2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實驗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了如圖1組合實驗方案,排除和驗證猜想的氣體。

          (實驗探究)

          實驗開始時,先將收集到的氣體從a通入一段時間后,再點燃C處酒精燈;這樣操作的目的是:_____

          確認安全后,小組同學首先對裝置A 進行稱量;

          實驗過程中,發(fā)現表面含CuO 的銅網由黑色變?yōu)楣饬恋募t色;

          實驗結束后,停止通氣,再次稱量裝置A,發(fā)現質量無增減。

          結論: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時,產生的氣體是_____。

          (思維拓展)

          1)由上述實驗可以推出,硫酸銅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物質。

          2)不通過稱量,如何判斷?有一同學設計了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發(fā)現試管內液面上升,就得出SO2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結論。其他同學認為這一方案不嚴謹,理由是_____。要得到科學嚴謹的結論,仍利用該裝置,補做的實驗是_____

          3)假如6.4SO2119.6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t1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氣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所示,硝酸鉀和氣化鉀的瑢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燒杯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瑢液

          B.燒杯的溶液是硝酸鉀溶液

          C.燒杯的溶液升溫到t2時,燒杯底部還有部分物質不溶解

          D.若燒杯和燒杯的溶液都升溫到t2時,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


          (1)對于物質A而言,點P的含義為______

          (2)t3℃時,A、B、C三種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排列為______

          (3)A、B、C三種物質中有一種是易溶于水的氣體,則其溶解度曲線是______

          (4)A中混有少量的B,提純A的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金屬的活動性、以及銅銹蝕的條件進行了以下系列實驗,仔細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小明按下圖1所示以金屬表面產生氣泡的快慢為標準來判斷鋅、鋁、鐵的活動性強弱,有同學認為不夠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鋁與稀鹽酸剛接觸時無現象,一段時間后劇烈,鋁與稀鹽酸剛接觸時無現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實驗二:為探究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的順序,小紅提出按上圖2進行兩步實驗,即可證明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你認為其方案可行嗎?___________(填可行不可行)。

          a.試管①中現象是___________。

          b.試管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實驗三:小芳、小亮兩位同學發(fā)現銅質眼鏡架上出現了一些綠色的銹漬。經查閱資料得知,銅銹的化學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他們依照鋼鐵生銹的探究方法設計如下實驗(圖3所示)。請回答:

          a.推測一段時間后會出現銅銹的是___________試管內的銅片。(填、

          b.小芳同學認為要弄清導致銅銹蝕的因素,還應該補充實驗,如上圖4所示的實驗,其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剛收集到一瓶渾濁的長江水,他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最終制成自來水。其實驗過程如下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操作①名稱是_____

          2)操作②過程中是為了除去一些異味和色素,該過程中常使用的物質是_____

          3)小剛想判斷得到的液體D屬于硬水還是軟水,通常的方法是_____

          4)經過上述各操作得到的自來水是屬于_____(填純凈物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微觀的角度了解物質極其變化,有助于更好的認識物質組成和變化的本質。

          1)已知A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粒子A核內中子數為_____,AE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

          2)粒子A、B、CD、E中,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_____(填序號),屬于第二周期的元素共_____種。

          3D、E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_____

          4)如圖為兩種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②上述反應中,作為還原劑的物質是_____(填物質化學式);化合價升高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鎵是灰藍色或銀白色的金屬,有關鎵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3

          B. 鎵原子的質子數是70

          C. 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1

          D. 鎵原子的中子數是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參觀某養(yǎng)魚池時,發(fā)現農民向養(yǎng)魚池中撒一種叫做過氧化鈣的淡黃色固體,用來增加魚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剛學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過氧化鈣制取氧氣。

          (提出問題)過氧化鈣可否用于制取氧氣?

          (查閱資料)部分內容如下:過氧化鈣(CaO2)室溫下穩(wěn)定,在300℃時分解成氧氣,可做增氧劑、殺菌劑等。

          (猜想與論證)

          1)小明依據_____,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加熱過氧化鈣可制取氧氣。

          實驗裝置

          實驗主要過程

          ①檢驗裝置氣密性。操作如下:想將導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緊握試管,觀察到_____,松開后,有液體進入導管。

          ②加入過氧化鈣,加熱,導管口有大量氣泡冒出。

          ③收集一瓶氣體。

          ④停止加熱。熄滅酒精燈前,應_____

          ⑤檢驗氣體。方法是_____

          (實驗結論)加熱過氧化鈣可制取氧氣。

          2)小明聯想到農民用過氧化鈣增加魚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過氧化鈣與水反應可制取氧氣。

          實驗裝置

          實驗主要過程

          ①檢驗裝置氣密性。

          ②加入過氧化鈣和水后,有少量細小氣泡緩慢放出,在導管口幾乎看不到氣體。該裝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氣瓶中只收集到極少量氣體,震蕩試管后仍有少量細小氣泡緩慢放出。

          (實驗結論)不能用過氧化鈣與水反應制取氧氣,原因是_____。

          (分析與反思)

          ①雖然沒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氣,但由此實驗現象,小明認為農民用過氧化鈣做增氧劑的主要原因是_____。

          ②小明希望對此實驗進行改進,使該反應加快,你能幫他提出建議嗎?你的合理建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