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13?北京)氧化亞銅(Cu2O)可用于生產(chǎn)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對船舶設備的污損.現(xiàn)將Cu2O和Cu的固體混合物6.8g放入燒杯中,加入過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稀硫酸30g,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4.8g固體.
          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
          計算:(1)所加稀硫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
          6
          6
          g.
          (2)原混合物中Cu2O與Cu的質(zhì)量比(寫出過程,結(jié)果用最簡整數(shù)比表示).
          分析:(1)根據(jù)質(zhì)量分數(shù)的含義進行解答;
          (2)將6.8g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銅不參加反應,反應后固體的質(zhì)量減少是因Cu2O→Cu引起的,宜用差量法解答.
          解答:解:(1)所加稀硫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20%×30g=6g;故填:6;
          (2)設原混合物中含Cu2O的質(zhì)量為x
          Cu2O+H2SO4=Cu+CuSO4+H2O    固體質(zhì)量減少
          144        64             144-64=80
           x                        6.8g-4.8g=2g
          144
          x
          =
          80
          2g

          x=3.6g
          原混合物中Cu的質(zhì)量=6.8g-3.6g=3.2g
          原混合物中Cu2O與Cu的質(zhì)量比=3.6:3.2=9:8
          答:原混合物中Cu2O與Cu的質(zhì)量比9:8.
          點評:差量法就是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利用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zhì)量差與反應中反應物、生成物的量成比例的關系進行計算的一種捷徑.該方法的關鍵是分析反應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差量與某些量之間的比例關系,然后再由比例式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北京)水是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zhì)之一.
          (1)“水”有很多種.下列“水”屬于純凈物的是
          D
          D
          (填字母序號).
          A、河水     B、自來水     C、礦泉水     D、蒸餾水.
          (2)電解水可證明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
           通電 
          .
           
          2H2↑+O2
          2H2O
           通電 
          .
           
          2H2↑+O2

          (3)水是重要的溶劑和化工原料.氯堿工業(yè)以飽和食鹽水為原料獲得燒堿等化工產(chǎn)品,反應原理為:2NaCl+2H2O
           通電 
          .
           
          2NaOH+H2↑+Cl2↑.
          ①20℃時,NaCl的溶解度是36g.該溫度下,飽和食鹽水中溶質(zhì)與溶劑的質(zhì)量比為
          9:25
          9:25

          ②燒堿可用于處理硫酸泄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4)水在化學實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將鐵絲放在潮濕的空氣中(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導管內(nèi)液面上升;打開K,滴加稀鹽酸,觀察到導管內(nèi)液面下降,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關閉K.請解釋導管內(nèi)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鐵在潮濕的空氣易生銹,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nèi)壓強減小,所以觀察到導管內(nèi)液面上升;鹽酸和鐵反應生成氫氣,所以使瓶內(nèi)壓強變大,觀察到導管內(nèi)液面下降,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鐵在潮濕的空氣易生銹,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nèi)壓強減小,所以觀察到導管內(nèi)液面上升;鹽酸和鐵反應生成氫氣,所以使瓶內(nèi)壓強變大,觀察到導管內(nèi)液面下降,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一模)“過碳酸鈉”(化學式可表示為2Na2CO3?3H2O2)俗稱固體雙氧水,極易分解,它既有碳酸鹽的性質(zhì),又有雙氧水的不穩(wěn)定性和氧化性,是很好的消毒劑和供氧劑,廣泛應用于洗滌、印染和醫(yī)藥等領域.現(xiàn)將一定質(zhì)量的過碳酸鈉粉末溶于m克水中配成稀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適量二氧化錳粉末,充分反應后生成4.8g氣體.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測得濾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6%,求m.(不考慮損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二模)在點燃條件下,M和N反應生成X和Y.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氫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物質(zhì) M N X Y
          微觀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二模)有限的元素可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zhì).依據(jù)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H C O Cl Na Ca Fe
          (1)A是一種紅棕色固體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zhuǎn)化生成B和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A和B均能與D溶液反應,B與D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2HCl=FeCl2+H2
          Fe+2HCl=FeCl2+H2

          (2)G溶液與D溶液反應生成C,G溶液與E溶液反應生成H,C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G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3)向G和F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D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反應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zhì)為
          NaCl、Na2CO3
          NaCl、Na2CO3

          (4)A~H八種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中,能與D溶液反應的物質(zhì)有
          6
          6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北京模擬)下列關于氧的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