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05?常德)某同學去我市石門縣壺瓶山風景區(qū)游玩,帶回了幾小塊石灰石樣品.為了檢測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他稱取10.0g樣品,將60.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的有關數據見下表(已知樣品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酸鹽反應).
          加入稀鹽酸的次序    1    2    3    4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5.0  15.O  15.0  15.0
            剩余固體的質量(g)  7.O  4.O  1.O  1.O
          求:(1)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2)10.0g該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反應后可產生二氧化碳多少克?(計算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答案】分析:(1)由圖表數據可知,第三次和第四次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相等,說明第三次反應已完全.根據剩余固體(即雜質)的質量,可以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然后根據質量分數公式計算即可;
          (2)根據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碳酸鈣的質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計算出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
          解答:解:(1)由圖表數據可知,完全反應后剩余雜質質量為lg,則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為:×100%=90%;
          (2)設可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9g                  x    
          ,
          解之得:x=3.96g.
          答:(1)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90%;
          (2)10.0g該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反應后可產生二氧化碳3.96g.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化學方程式和質量分數公式進行計算的能力.解答本題時學生需要認真分析圖表數據,根據物質反應時的質量關系,正確運用公式和化學方程式進行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6?常德)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某車間因意外發(fā)生連續(xù)爆炸,對附近的松花江造成了污染.
          (1)分析當地最初的水樣,發(fā)現主要污染物是苯和硝基苯,它們在水中能明顯分層(如圖),請總結出硝基苯的兩條物理性質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
          密度比水大
          密度比水大

          (2)自來水廠常用的凈水方法有沉淀、
          過濾
          過濾
          、吸附、消毒等.專家建議,用活性炭就可以更有效的除去苯和硝基苯等污染物,該過程屬于
          物理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五)(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常德)某化學活動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木炭還原氧化銅的探究實驗,生成物是紅色固體和無色氣體.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后,得知氧化亞銅(Cu2O)為紅色固體,因此,猜測生成物里有CO和Cu,還可能有CO和Cu2O.又知Cu2O能和常見的酸(HNO3除外)反應生成Cu2+和Cu.為此,請你和他們一起進行如下探究.
          (1)探究氣體中是否有CO氣體:甲同學設計的方案是:將氣體干燥后,再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未反應完的氣體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乙同學設計的方案是:將氣體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后,干燥,再點燃.
          ①甲同學實驗后如果有______色固體生成,說明一定含有CO氣體;
          ②上述兩種方案中可選用的一種氣體干燥劑是______;
          ③從空氣污染的角度考慮,你認為上述兩種方案中______同學的方案更好,你的理由是______.
          (2)探究紅色固體中是否有Cu2O:
          ①在如下方法中:a.上網查詢  b.實驗   c.請教老師
          猜想你認為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②請你設計一個簡便的實驗方案,檢驗紅色固體中是否有Cu2O.
          實  驗  步  驟
          實驗現象與結論
          化學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7年中考試題匯編:實驗探究題(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常德)某化學活動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木炭還原氧化銅的探究實驗,生成物是紅色固體和無色氣體.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后,得知氧化亞銅(Cu2O)為紅色固體,因此,猜測生成物里有CO和Cu,還可能有CO和Cu2O.又知Cu2O能和常見的酸(HNO3除外)反應生成Cu2+和Cu.為此,請你和他們一起進行如下探究.
          (1)探究氣體中是否有CO氣體:甲同學設計的方案是:將氣體干燥后,再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未反應完的氣體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乙同學設計的方案是:將氣體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后,干燥,再點燃.
          ①甲同學實驗后如果有______色固體生成,說明一定含有CO氣體;
          ②上述兩種方案中可選用的一種氣體干燥劑是______;
          ③從空氣污染的角度考慮,你認為上述兩種方案中______同學的方案更好,你的理由是______.
          (2)探究紅色固體中是否有Cu2O:
          ①在如下方法中:a.上網查詢  b.實驗   c.請教老師
          猜想你認為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②請你設計一個簡便的實驗方案,檢驗紅色固體中是否有Cu2O.
          實  驗  步  驟
          實驗現象與結論
          化學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海南省中考化學模擬試卷(海桂押題卷1)(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5?常德)某同學去我市石門縣壺瓶山風景區(qū)游玩,帶回了幾小塊石灰石樣品.為了檢測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他稱取10.0g樣品,將60.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的有關數據見下表(已知樣品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酸鹽反應).
          加入稀鹽酸的次序    1    2    3    4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5.0  15.O  15.0  15.0
            剩余固體的質量(g)  7.O  4.O  1.O  1.O
          求:(1)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2)10.0g該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反應后可產生二氧化碳多少克?(計算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