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下列做法:①禁止使用煤和石油;②節(jié)約用紙,用電子賀卡代替紙質賀卡;③用家用汽車代替公交車;④工業(yè)廢水處理達標后循環(huán)使用;⑤禁止在城市內燃放煙花爆竹;⑥農業(yè)澆灌推廣使用噴灌、滴灌技術。其中正確的做法有( 。
A.①②④⑥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
(1)炒菜向鍋內倒醬油時,要使醬油瓶的標簽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填化學式)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填充在燈泡中以延長使用壽命。
(3)為了緩解大氣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議可行的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開發(fā)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型能源
B鼓勵市民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少開私家車,低碳出行
C提倡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用微粒觀點解釋
(1)碘固體(I2)和碘蒸氣都能使淀粉變藍。______________
(2)加壓可將氣體二氧化碳壓縮成液態(tài)貯存在鋼瓶中。______________
(3)空氣是一種混合物。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類法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之 一。下列各組物質按照單質、 氧化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A.鐵、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B.液氧、高錳酸鉀、潔凈的空氣
C.紅磷、水、海水D.稀有氣體、五氧化二磷、食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王同學欲通過實驗探究“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進行了以下的探究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解釋 | 結論 | |
實驗1 | 取5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有少量氣泡產 生,木條不復 燃 | 常溫下過氧化氫能分解產生氧氣,但是所產生的氧氣_____(填“多”或“少”) | 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
實驗2 | 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沒有明顯現象 | _____ | |
實驗3 | 向實驗1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_____ | 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
(2)進行實驗1和實驗2的目的是_____。
(3)小李同學認為僅有上述實驗還不能得出“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的結論,于是她對上述實驗進行了兩處改進:
第一處:將實驗3反應后的液體倒掉,向剩余的固體中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目的是_____。
第二處: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增加兩次稱量MnO2的操作,其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轉化觀:水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B. 微粒觀: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 結構觀:氬原子和氯離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同
D. 守恒觀:10mL酒精加10mL水后變?yōu)?/span>2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用化學用語填寫:
(1)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是_____。
(2)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_____。
(3)密度最小的氣體單質_____。
(4)m個鈉離子_____。
(5)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類推結果正確的是( 。
A.CO、C2H5OH在氧氣中燃燒都能生成CO2,則在氧氣中充分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
B.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則含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則含有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則鐵在氧氣中燃燒也一定能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九大報告對“精準扶貧”做出了總體安排。讓貧困地區(qū)人民喝上干凈安全的自來水是脫貧的基本要求。
(1)自來水的生產過程中,加入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生活用水,可以用_________檢驗地下水是硬水還是軟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做法會造成水體污染的是_____(填序號)。
①不向河中扔垃圾 ②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③工業(yè)廢水直接排放 ④農業(yè)上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