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量取1mL水
B.稱取氯化鈉
C.稀釋濃硫酸
D.點燃酒精燈
【答案】C
【解析】解:A、量筒用于一定量液體的取用,為減小實驗誤差,使用時應盡量選取一次量取全部液體的最小規(guī)格的量筒,量取2毫升液體應選用10毫升量筒,故選項錯誤; B、稱量氯化鈉的質(zhì)量時,左盤中放物體、右盤放砝碼稱取,要將氯化鈉放在紙上,故選項錯誤;
C、由于濃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防止?jié)饬蛩崛苡谒懦龅臒崃可⒎挪怀鋈ィ挂旱物w濺,故選項正確;
D、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燈引燃,故選項錯誤;
故選C.
【考點精析】利用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托盤天平的使用對題目進行判斷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wěn).視線與刻度線及量筒內(nèi)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來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量程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升;稱量器--托盤天平(用于粗略的稱量,一般能精確到0.1克.)注意點:(1)先調(diào)整零點(2)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3)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一般藥品稱量時,在兩邊托盤中各放一張大小、質(zhì)量相同的紙,在紙上稱量.潮濕的或具有腐蝕性的藥品(如氫氧化鈉),放在加蓋的玻璃器皿(如小燒杯、表面皿)中稱量.(4)砝碼用鑷子夾取.添加砝碼時,先加質(zhì)量大的砝碼,后加質(zhì)量小的砝碼(先大后。5)稱量結(jié)束后,應使游碼歸零.砝碼放回砝碼盒.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是NaCl、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據(jù)此數(shù)據(jù),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在4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NO363.9g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在20℃~40℃溫度范圍內(nèi)相交
C.在60℃時,KNO3飽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50%
D.在20℃時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100g,恒溫蒸發(fā),先析出的晶體一定是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李同學和王老師為探究人體呼出的氣體和空氣成分的差異,進行的實驗如下:小李同學用玻璃管向盛滿水的集氣管中吹氣,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將另一集氣瓶充滿新鮮的空氣,將兩根燃著的小木條,分別移到兩只集氣瓶口處,移開玻璃片,慢慢伸入集氣瓶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王老師將塑料袋內(nèi)的空氣排盡,然后向袋內(nèi)吹氣,收集一定體積呼出的氣體,利用儀器測定氣體成分(見下表) 室內(nèi)空氣與正常呼吸方式呼出氣體中部分氣體的含量(體積分數(shù))比較
成分 | 室內(nèi)空氣 | 正常呼出的氣體 | 變化值 |
氧氣 | 20.77% | 17.17% | 3.60% |
二氧化碳 | 0.056% | 3.67% | 3.61% |
水蒸氣 | 1.98% | 2.50% | 0.52% |
(1)人呼出的氣體中除含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外,還含有主要物質(zhì)是;
(2)小李同學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量偏小,理由是;
(3)小李同學進行實驗時,發(fā)現(xiàn)伸入盛有如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燃著的小木條先熄滅,其原因可能是(寫一點即可);
(4)①由表可以看出,室內(nèi)空氣與正常呼出的氣體相比較,(填化學式)的含量變化較大且變化值基本相同; ②人體內(nèi)的氧氣和許多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寫出有機物(C6H10O5)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三套裝置(見如圖)都可用于實驗室制取CO2 .
(1)寫出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
(2)儀器A的名稱是;
(3)利用圖2裝置制取CO2時,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須浸沒在溶液中,理由是;
(4)圖1和圖3裝置相比,利用圖1裝置來制取CO2時,主要不足是(寫出一點即可);
(5)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取一定質(zhì)量的石灰石樣品,將20g稀鹽酸分4次加入樣品中(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成分既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經(jīng)過過濾、干燥等操作,最后稱量,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稀鹽酸的用量 | 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 |
第一次加入5g | 1.5g |
第二次加入5g | 1.0g |
第三次加入5g | 0.5g |
第四次加入5g | 0.3g |
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原稀鹽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2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40℃時,甲、乙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
C.采用降溫的方法可將乙的不飽和溶液轉(zhuǎn)化為飽和溶液
D.60℃時,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與溶液的質(zhì)量比為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氣體。
B.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霧。
C.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熱
D. 鐵絲在空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