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化學(xué)興趣小組欲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zhì)和少量可溶性氯化鎂、氯化鈣等雜質(zhì),并配制氯化鈉溶液。請參與實驗并回答問題。

          實驗一:圖1是同學(xué)們做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

          2)圖中有處明顯的錯誤,請指出_____;

          3)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_____(填操作序號)稱量精鹽并計算產(chǎn)率。

          實驗二:除去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zhì)

          5)為將這些雜質(zhì)除凈,先將實驗一得到的食鹽溶于水,然后再進行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較純的氯化鈉:

          加過量的鹽酸;蒸發(fā);加過量的NaOH溶液;過濾;加過量的Na2CO3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填序號),其中,加過量的鹽酸的目的是_____。

          【答案】托盤天平 沒用玻璃棒引流 攪拌,加速固體溶解 ①⑤②③⑥④ ③⑤④①② 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解析】

          1)儀器A的名稱是托盤天平;故填:托盤天平;

          2)操作中的錯誤是沒用玻璃棒引流;故填:沒用玻璃棒引流;

          3)固體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固體溶解;故填:攪拌,加速固體溶解;

          4)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取出藥品,稱量,把粗鹽和水轉(zhuǎn)移到燒杯中,加入水?dāng)嚢枞芙,再過濾,蒸發(fā)即可得到精鹽,所以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①⑤②③⑥④;故填:①⑤②③⑥④;

          5)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可以將鎂離子沉淀,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除鈣離子加入碳酸鈉轉(zhuǎn)化為沉淀,再進行過濾,最后再加入鹽酸除去反應(yīng)剩余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所以操作順序為:③⑤④①②,加過量的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故填:③⑤④①②;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xué)興趣小組安裝如圖裝置,通過測定產(chǎn)生相同體積氣體所用時間長短來探究影響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下列方法能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是______

          A 將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適量蒸餾水,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頸部能形成穩(wěn)定的水柱,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B 關(guān)閉分液漏斗活塞,加熱錐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熱冷卻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來位置,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C 關(guān)閉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將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動,則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差。

          2)往加有二氧化錳的錐形瓶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后,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動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工廠廢液中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取廢液20g,向其中加入不同質(zhì)量的硫酸銅溶液(假設(shè)廢液中其它成份均不與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請計算:

          氫氧化鈉

          溶液質(zhì)量/g

          硫酸銅溶液質(zhì)量/g

          生成沉淀

          質(zhì)量/g

          第一組

          20

          50

          4.9

          第二組

          20

          100

          9.8

          第三組

          20

          150

          9.8

          1)當(dāng)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yīng)時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為_____g。

          2)該廢液中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xué)配制50 g 6%的氯化鈉溶液,整個操作過程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________(填序號,下同),其中操作錯誤的是________。

          (2)圖②中盛放氯化鈉固體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需稱取氯化鈉________g。

          (3)量水時選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適的是________(填序號),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量筒內(nèi)____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4)經(jīng)檢測,該同學(xué)配制的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號)。(2)

          A.氯化鈉固體不純 B.用生銹砝碼稱量

          C.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D.溶解時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裝有50g稀硫酸的小燒杯中,不斷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過量.有關(guān)量的變化情況見圖(橫坐標表示氫氧化鋇溶液的質(zhì)量,縱坐標表示小燒杯中量的變化).其中肯定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配制16%NaCl溶液的操作示意圖。請完成:

          1)①中儀器的名稱是______,②中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______。④中水的體積是______mL。

          2)用圖中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確順序是______。

          3)若配制的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小于16%,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號)

          a.量水時,俯視讀數(shù) b.裝瓶時,少量溶液灑出

          c.氯化鈉固體不純 d.稱量時只在NaCl一端墊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鎘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鎘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金屬元素

          B. 鎘的原子序數(shù)和原子核內(nèi)中子數(shù)均為48

          C. 鎘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12.4

          D. 化學(xué)反應(yīng)中,鎘原子易失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鐵的樣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金屬雜質(zhì)中的2種,取5.6g樣品跟足量稀硫酸反應(yīng),得到0.20g H2,則此鐵的樣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屬雜質(zhì)是(

          A. CuMgB. ZnAlC. MgAlD. Al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教科書上的四個實驗,通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既說明CO2的密度比空氣大,又說明CO2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既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又說明氨氣溶于水可使酚酞溶液變紅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又說明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低

          既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說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