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1)歷史上,道爾頓認為,原子是一個個簡單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F(xiàn)在你認為該觀點___(選填正確錯誤”)。

          (2)元素周期律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ll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17C1

          18Ar

          19K

          20Ca

          ……

          認真分析信息,回答:

          表示的是(填名稱)__________;

          (3)上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表中硫元素的每個原子需要得到___個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離子,該離子與Na+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

          (5)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重要的消毒劑,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

          【答案】 錯誤 Cl- 從左到右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 2 Na2S +3

          【解析】(1)歷史上,道爾頓認為,原子是一個個簡單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F(xiàn)在認為該觀點是錯誤的。(2)元素周期律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表示的是Cl-,核內17個質子,核外18個電子。 (3)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是從左到右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4) 硫元素的每個原子需要得到2個電子形成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離子,根據正負總價代數(shù)和為零原則,該離子與Na+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S。(5)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重要的消毒劑,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x+﹙-2﹚×2=0,x=+3 .

          點睛原子并不是一個個簡單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具有復雜的內部結構。原子可以通過得失電子變?yōu)殡x子,化學式的書寫應符合正負總價代數(shù)和為零原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課本的實驗改進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體現(xiàn);宏觀實驗、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和途徑。

          【問題情景】在課外活動中,小萍按照課本實驗(見圖1)探究分子的運動時,聞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萍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2的實驗裝置,進行同樣的實驗,可以迅速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得到了和課本實驗同樣的結論。

          【實驗探究與結論】小萍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

          (1)滴入少量濃氨水后,濕潤的酚酞濾紙條發(fā)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

          從分子運動的角度分析,此現(xiàn)象可說明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初中的化學知識分析,固體氫氧化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氫氧化鈉固體能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熱量)

          (3)和課本實驗比較,小萍改進后的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寫一點)。

          【思維拓展】小蕊受小萍實驗的啟發(fā),將圖2裝置進一步改裝成圖3裝置,用于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

          (4)小蕊查閱資料得知:稀硫酸中含有硫酸(化學式H2SO4),沒有揮發(fā)性,可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鈉和水,寫出上述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打開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兩條用紫色石蕊試液潤濕的試紙發(fā)生的相同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蕊從課本實驗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變色,因而她認為以上兩個變化驗證的二氧化碳的性質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單質;甲、乙在常溫下均為液體,在一定條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們之間有如右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經略去)。

          (1)甲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乙轉化成丙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轉化成丙的反應基本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種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只有正確認識了物質,才能合理改造和應用物質.請你運用歸納/演繹、實驗、比較/對比等科學方法認識氯化鈉.

          (1)用歸納演繹法認識氯化鈉的性質

          已知下列反應:HCl+AgNO3=AgCl+HNO3 MgCl2+2AgNO3=2AgCl↓+Mg(NO3)2

          ①上述反應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運用(歸納演繹”)______法得到這組反應發(fā)生的原因是______

          ②由①中得到的規(guī)律可以推測氯化鈉溶液也能跟硝酸銀溶液反應,運用的是(歸納或演繹”)______法.

          (2)用實驗法認識氯化鈉的性質

          ①要驗證(1)②中氯化鈉溶液也能跟硝酸銀溶液反應的推斷,需要進行實驗,實驗方法是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②有實驗法認識氯化鈉溶液的酸堿性,其實驗方法是______

          比較是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點,對比是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點.

          圖為氯化鈉和硝酸鉀溶解度曲線,通過比較/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的相同點有(選字母編號,下同)______,不同點有______

          A、易溶物質 B、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方向 C、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程度

          D、20℃時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 E23℃時的溶解度

          F、40100g飽和溶液降溫到20℃析出晶體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A.揮發(fā)性 B.溶解性

          C.導電性 D.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經典賞析】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裝置如圖1).該實驗中選擇使用汞的優(yōu)點有 ____________

          A.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D.能將密閉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集合耗盡

          【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2),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21%

          【提出問題】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為什么不能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進行猜想】(1)裝置漏氣;(2)_________裝置內氧氣有剩余;

          【實驗探究1】小明根據鐵生銹的原理,探究用鐵能否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于是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3)通過7天測得的數(shù)據計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19.13%

          【交流與反思】與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相比,用鐵絲生銹的方法測定結果更準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2】為了加快反應速率,小明通過查閱資料,利用鐵粉、炭粉、氯化鈉等物質又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4)8分鐘后測得的數(shù)據如表:

          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空氣

          燒杯內蒸餾水

          燒杯內剩余蒸餾水

          131mL

          90.0mL

          63.6mL

          請計算出空氣中氧氣含量________(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結論與反思】通過上述實驗探究,選擇________(填物質名稱)進行實驗,可較為快速地完成實驗并減小實驗誤差.

          【拓展延伸】銅也能與空氣中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而銹蝕,生成銅綠[銅綠的主要成分為Cu2(OH)2CO3],若將圖3裝置中的粗鐵絲換成足量的銅絲進行實驗,請判斷能否比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說明理由。 ________(不能”),理由____________(提示:銅與空氣中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銹蝕時,當參加反應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體積相等時,反應才能恰好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成語是中華民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下列成語所描述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刻舟求劍

          C.百煉成鋼 D.大海撈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學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有關性質。

          請?zhí)羁眨?/span>

          1)實驗1中干石蕊紙花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2是在實驗1的基礎上設計的創(chuàng)新改進實驗,將二氧化碳緩慢通入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觀察到第________(填序號)號棉球先變色,通過此現(xiàn)象可獲得關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條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瘜W興趣小組同學為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做了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

          (1)同學們通過稱量發(fā)現(xiàn):在石棉網上收集到產物的質量小于鎂條的質量。有人認為這個反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你認為出現(xiàn)這樣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細心的同學發(fā)現(xiàn)白色固體產物中還有少量黃色固體。經查閱資料并實驗論證后同學們知道了鎂條在空氣中點燃時,除了能與氧氣反應還能與氮氣劇烈反應化合生成黃色的氮化鎂(Mg3N2)固體。

          氮化鎂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_________

          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O2的含量,可是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物MgO卻遠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寫出鎂與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