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10?湘潭)下圖中A、B是實驗室制取氣體時的常用裝置.請按要求填空:
          (1)寫出A圖中①②兩種儀器的名稱:①
          試管
          試管
          酒精燈
          酒精燈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B
          B
          (填“A”或“B'’),收集裝置選
          C
          C
          (填“C”或“D”),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將燃著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
          將燃著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

          (3)為了得到較多的二氧化碳氣體,甲、乙兩個化學興趣小組分別設計了如上圖所示的E、F裝置,你認為可行的是
          E
          E
           裝置.
          分析:(1)①②均為實驗室常用的儀器.
          (2)熟記常用的化學方程式;發(fā)生裝置主要由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決定;收集裝置主要由氣體的密度和溶水性決定;只要證明瓶口是二氧化碳就說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3)從該裝置的使用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解答:解:(1)熟記常用儀器的名稱可知①為試管;②為酒精燈.
          (2)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固態(tài)和液態(tài),反應條件是常溫,應選固-液不加熱型的發(fā)生裝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只能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驗滿時應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部.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 B;  C;將燃著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
          (3)使用該類裝置時,長頸漏斗下端的管口要伸到液面下,否則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下端的管口跑掉.故答案為:E
          點評:在實驗室做實驗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實驗操作規(guī)則和實驗步驟進行,否則輕者會造成實驗結果不準,重者會造成實驗事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湘潭)小軍同學想要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分解”.他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或總結
          結論總結
          實驗一取少量氯酸鉀于試管中,加熱至熔融,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接近試管底部,發(fā)亮復燃加熱氯酸鉀產生氧氣,但是反應所需溫度①______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分解
          實驗二取少量二氧化錳于試管中,加熱,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沒有明顯現(xiàn)象②______
          實驗三 ③______,加熱,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④______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⑤______
           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0?湘潭)在點燃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上述過程中,該反應涉及的元素有種,屬于化合物的有種.
          (2)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3)在該反應中,B和D的化學計量數(shù)(即化學方程式中的系數(shù))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